沈桓却道:“多谢岳父大人成全。”
苏慎一愣,随即恼道:“谁是你岳父大人!”
沈桓道:“苏郡王愿意为本王破例,本王感激万分。”
苏慎一噎,回想自己所说的话,这才反应过来中了沈桓的言语陷阱,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他何时见过像沈桓这般厚颜无耻的人,一时气恼,却不知如何应答。幸好及时出现的苏珩为他解了围。
苏慎将目光投向正向他走来的苏珩,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阿珩,你来得正好……”
“爹。”
苏珩走上前来,朝苏慎点了点头,又转头想看沈桓,冷声道:“殿下可还记得当初和下官的约定?”
沈桓颔首:“自然。”
“下官当初说的是赐婚的圣旨,而不是……”苏珩微微一顿,目含冷意,“苏家绝对不会将琬琬送入深宫那种吃人的地方。若是王爷一意孤行,下官还有苏家,不惜与王爷为敌。”
沈桓沉思片刻,道:“本王明白了。”
说罢,他告辞离去。
目送着沈桓的身影消失在视线范围,苏慎回过头,笑道:“阿珩,还是你更机智,让他能知难而退。”
“爹……”
苏珩却摇了摇头。他觉得沈桓离开前说的那句话,分明是话中有话。
*
国不可一日无君,凌帝驾崩已有多天,遗诏被假卫王烧毁,新君未定,朝中重臣一日无法安宁。
只是,新君的人选成为朝中的一大难题。
在凌帝一众子嗣当众,拥有继位资格的,仅剩下五人。第八子成王的双腿早已被沈桓废去,而九皇子沈禹是个不成气候的,余下的十一皇子能力平庸,而十三皇子沈昭尚为年幼,即使背后有温氏一脉的支持,但显然也并不适合。
毫无悬念,元后姜氏所出的秦王沈桓,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众臣纷纷请奏,催促沈桓尽快继承大统。只是,让重臣没有想到的是,沈桓却拒绝了他们登基继位的请求。
*
“十三殿下,请快些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
沈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时,却发现沈桓面无表情地立在他的床边,惊得他险些从床上掉了下来,“七皇兄!我这几天都有好好完成功课,绝对没有偷懒!今天是太累,所以才睡过……”
他尚未年幼,未曾有封号,未能出宫建府,假卫王叛乱一事结束后,他便与温淑妃一同回到皇宫。没有了沈桓的看管,他这几天也松懈了下来,偶尔偷闲。
此刻看到沈桓,沈昭还以为自己偷懒的事情被他知道了,心里正慌乱,却听沈桓冷声吩咐道:“替十三殿下更衣。”
“是。”
立刻,一众宫人簇拥上前,不分由说便围着沈昭折腾起来。
“等等……”
根本不容有他反抗的余地,沈昭就这样被一众宫人揉搓。不多时,睡眼惺忪的他全身上下已焕然一新。
瞧着自己身上这套崭新的祥龙盘绕的袍子,只觉得奇怪极了:“七皇兄,为何要打扮得这么隆重?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他睡意未消,并未注意到穿在身上这套衣袍的颜色。
“随本王来。”沈桓并未回答他,只是道了一声,便走出寝宫。
沈昭只得大步跟了出去。
正是司天监定下的黄道吉日,沈昭跟随着沈桓大步走入威严的太庙,好奇地左顾右盼。
玉石台阶之下,朝中重臣整齐有序地站成行列。
沈昭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一时看怔了眼。
这时,沈桓开口道:“站过去。”
沈昭乖乖地按他的指使站上前去。
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对视一眼后垂下头,而负责书写这份诏书的翰林学士面不改色的从袖子里拿出诏书宣读。
“皇十三子沈昭,年数岁,才华出众,勤勉多智。朕奇爱之,今立为皇太子;然其年稚,四无所靠,秦王沈桓,夙禀生知,识量明允。九官惟叙,四门以穆。朕付得人,义同释负,遐迩宁泰,嘉慰良深。自今以后,军机兵仗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皇太子断决悉委秦王,然后闻奏。既溥天同庆,宜加惠泽。允秦王佐其幼弟,共襄大业。(注1)”
礼部尚书适时地上前一步,道:“请太子继承大统。”
他随即跪下。
身后那片人群,也相继跪下。
看着那黑压压跪了一片的大臣,沈昭突然惊醒似的瞪大了眼睛,一下子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