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2 / 2)

明风八万里 紫钗恨 1504 字 2022-09-28

来报信的护军当即答道:“摄政王,小人是从徐州赶来!”

多尔衮只能苦笑了一声:“那就晚了,让大家赶紧撤吧,都是豪格误我,豪格误我,我看这小子就是想造反!”

多尔衮既然连声称“豪格误我”,自然是因为豪格在屡次提及凤阳方向的兵力问题才误导多尔衮做出致命的错误判决,而且更重要的是多尔衮现在需要一个替罪羊,豪格自然是最佳人选。

毕竟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因为多尔衮与两黄旗支持福临的缘故不得继位,可以说是大清国最失意怨气最多的人,过去多尔衮为了大清国长远考虑可以容忍豪格不断犯错,但现在他已经保不住自己了,自然是要找到合适的替罪羊。

而在所有人选之中,除了他自己这位摄政王之外,肃亲王豪格就是最佳选择:“我现在总算知道我大清国两次南征为什么无果而终,原本都是肃亲王之过!”

在场的许多满洲亲贵都听傻眼了,虽然说豪格确实有错,但是多尔衮给他安排的罪名也太夸张了一点,但是多尔衮的亲信们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摄政王英明,朝中有肃亲王在,王师就是十征江南都会无果而终,请摄政王痛下决心处置肃王吧!”

反正他们马上就给豪格安排了几十条罪名,而且豪格在皇位争夺战失败之后就已经被安排过无数罪名,而且新帐旧账一起算什么罪名都给他安排上。

倒是多尔衮头脑最清醒:“赶紧撤吧,下令大家赶紧撤,能跑多快是多快,淮安方面既然全面崩盘加上左梦庚从贼,咱们这次南征已经没机会,现在的关键是把队伍都带回去!”

多尔衮很清楚大清国已经失去短期内战胜明国、压制明国的最后一次机会,现在的重要之重是把辛苦经营起来的大军都撤回山东,只是一想到这多尔衮就是气急败坏:“都是豪格误我!”

如果只有周之升的援军杀到,多尔衮或许觉得有挽回的机会,但是左梦庚既然带着所部十五个牛录降明,那形势已经完全无法挽回了。

而此时的淮安府战场也正如多尔衮预料的那样,既然张天禄、张天福兄弟所率的部队在周之升的攻击之下全线崩溃,而左梦庚率领所部十五个牛录降明,其余几支汉军不管是董源、耿继茂还是张天禄部都在撤退之中遭受明军骑兵与前锋的袭击损失甚大。

多尔衮原本在邳州、沐阳方向上部署了近三千名八旗军,准备接应从淮安撤回来的这批汉军,按照多尔衮与诸位王爷、贝勒原先的估计,只要能把退下来的汉军都收容下来自然是可以万无一失,只要周之升所部兵力不超过八千之众都有办法应付。

但实际情况是这几路汉军哪怕是与刘永锡有着杀父之仇的耿继茂也毫不犹豫地一路狂奔,根本不准备停下来。

而明军在三军会师之后投入的追击兵力超过两万,而且这还不包括左梦庚刚刚归附的十五牛录。

结果就是近三千名八旗军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甚至连不少牛录直接被败下来的汉军裹胁冲散,反正退下来的这些汉军不帮倒忙就已经是第一等的强兵。

虽然前线接连获胜,周之升却是丝毫不敢放松:“赶紧联络张博易将军,徐州一日不解围,这次驰援徐州就不算全胜!”

周之升并不清楚多尔衮带着清军的大部分机动兵力已经去了凤阳方向,他只知道到现在为止虽然是势如破竹一路高歌,但是自己所击破的清军最多也就是两万人,而清军这次南征可以说是空国而出,哪怕没有十万大军也有八万大军,越明军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一路高歌完全是因为还没遇到清军主力。

但是周之升并不清楚多尔衮在凤阳方向已经命令清军全线撤退,而且徐州方向的清军还要跑得更快。

在清军历史上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过去只要没有统帅的命令,不管哪一级清军都不会擅自撤退,这也是清军几次破关长驱直入却总能全师而退的最大原因,但是徐州清军却有着多铎与豪格这对真正意义上的难叔难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