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日耳曼人所发射的砖块不时掠过,狠狠的砸下来。
背后,熊熊大火伴随着同胞凄惨的嚎叫声,勾勒出一副地狱般的惨象。[]
面前,日耳曼人战鼓如雷,列阵以待。
惊慌失措的罗马人终于发现,在他们从土墙上跳下来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将自己置身绝地!
如果是在平地上,他们尚且可以希望冲入两侧的森林逃生。但他们眼下正处于日耳曼人所挖出的战壕的最低处!
为了和罗马人对抗,也为了使自己的战士有地方躲避罗马人投射的弩箭和石弹,万尼乌斯所做的最后一道防御设施,是一条横贯整个阵线的,宽阔的战壕。
这道战壕在罗马人的一边是垂直的,足有一人深。而日耳曼人这边,则是一道长长的缓坡,一直延伸到和平地登高——这样,当罗马人下到壕沟里和日耳曼人作战时,就要面临仰攻日耳曼人的处境。而这道战壕的两边,则和罗马人那边一样,是垂直的。
结果,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万尼乌斯的战壕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罗马人无处可逃了。
为了求生,罗马人鼓起勇气,呐喊着向前冲锋,放弃了挺剑攻击,而是齐齐的放低身体,双手撑盾前进,试图在日耳曼人的阵列里杀出一条逃生之路。
但是,面对日耳曼人的阵列,他们的行动注定徒劳无功。
面对罗马人的强力推挤,日耳曼爷们枪按照万尼乌斯的交代,摆出了固守阵型——第一排的爷们枪战士半跪在地上,将长枪架在腿上,让枪柄抵住地面,用另一条腿压住枪身;第二排战士则侧过身体摆开弓步,双手端枪,枪身平举,并用右臂和肋骨夹住枪身,让自己的枪头和第一排的枪头保持平齐;第三排的战士,则站直身体,双手举枪,警惕的看着前方——当前方的长枪有顶不住的情况时,第三排的战士就要迅速的将长枪伸出,撑住罗马人的盾牌。
尽管实际上罗马人的人数占优,但由于显而易见的慌乱和混乱,后排的士兵们无法有效的对前排的士兵寄予支持,前排的士兵就要凭借自己的力气对抗正面的三名,甚至六名日耳曼人——这样的努力,毫无疑问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果的。
而在两翼,罗马人的冲击同样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在罗马人的右翼,欧希西迪斯和他的战士们凭借沉重的巨斧,轻而易举的守住了整条阵线,甚至重新将阵线推进到阿累夷人溃败前的位置,即和整条阵线平齐。
这一举动成功的将日耳曼女兵们解放了出来,使她们迅速的投入到抢救伤员的任务中去。而在重装精锐斧兵带领下,在邓克德里人的监督下,阿累夷人也鼓起勇气,不断的用盾牌将冲得过进的罗马人推挤回去,使欧西西迪斯和他的部下有足够的距离发挥。
有人掩护,又有充分的距离发挥,重装精锐斧兵们得以心无旁骛的举斧,下劈,毫不客气的将每一个胆敢靠近的罗马士兵连人带盾一齐砍开——结果,没过多久,对于日耳曼重斧的畏惧就胜过了对于背后大火的畏惧——在欧希西迪斯和他的战士们所驻守的阵线上,由于罗马人的迟疑停滞,反倒最先达成了停战的状态。
至于左翼,除了普罗塞提和他的战士之外,万尼乌斯和他的卫队也投入了战斗。
伴随着狂战士们野兽般的咆哮,上下翻飞的钉棍毫不留情的掀起一片片的惨呼哀号,将罗马人的盾牌连同他们的手臂一起撕成碎片,甚至将整个罗马士兵也变成残破的碎片。
更加使罗马人胆寒的是,似乎对于灼烧有着特别的兴趣,有几个特别高大的敌人,往往喜欢将一个罗马士兵自下而上的一击打飞,让对方呼号着跌落到后面的火海之中!
之后,当注意到自己周围所有的罗马人都开始惊恐的后退时,万尼乌斯终于操着一口有着明显日耳曼腔的拉丁语大吼了起来:“降者不杀!”
听到这一句,万尼乌斯的卫兵们顿时也跟着吼了起来——虽然,他们仍旧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在这种关头,这样带着毫不掩饰招降意味的话,对于绝境中的罗马士兵而言,不啻于天籁之音。
后退是大火,前进是死亡,终于在双重的死亡威胁下找到天赐的生路,罗马士兵顿时再也没有了战斗下去的理由,争先恐后的丢掉了盾牌和长剑,同时紧张的看着发出“降者不杀”喊话的日耳曼人,生怕对方突然变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