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不惊,沉默不语,寂静无声。
突然之间,“娱乐周刊”的独家报道,石破天惊地打破了所有平衡,也惊动了所有关注,刹那间,所有视线都纷纷扰扰地朝着“一个人的演唱会”聚集而来。
人们也不是笨蛋,即使康奈尔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如此肯定,但人们也有自己的判断力,整个事件着实有不少漏洞:
为什么之前没有听说过演唱会的事?为什么演唱会完全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为什么没有开通票务系统的网络售票?为什么新闻媒体完全没有报道?为什么第一个报道就是指责蓝礼炒作,但之前却没有任何消息?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为了格莱美的话,太晚了,为了奥斯卡的话,没有关联?为什么演唱会的举办日期如此之近?
为什么。
正是因为解释不通,正是因为自相矛盾,正是因为毫无预警,“娱乐周刊”的新闻彻底炸锅了,几乎是星火燎原之势,短短数个小时之内,网络之上就引发了滔天般的讨论声势,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围观者也有之。
这篇报道发布的当日,刚好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没有想到,情人节的所有风采却丧失殆尽,所有的瞩目焦点都转移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身上,就连情侣们约会时,不可避免地都加入了讨论。
福克斯电视台准确地抓住热点,情人节当天下午在纽约街头的采访直播之中,提出了如此问题,“今年情人节的特别活动,你们会选择蓝礼-霍尔的’一个人的演唱会’吗?”
话题热度的发酵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娱乐周刊”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鼓作气地将新闻热点推上了无法超越的巅峰——至少在“纽约时报”加入战局之前,这是最高峰,伴随着全美第一大报刊的报道,新闻热度再次突破了极限,达到新高。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即使是无冕之王们,也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新闻源,进行后续报道。他们能做的就是,先转载“娱乐周刊”的新闻,然后快速联系事件的相关当事人,取得进一步的资料;更进一步,前往纽约,与演唱会的所有相关机构、组织展开交流和沟通,获取事件最新消息。
但,这需要时间。
短时间之内,“娱乐周刊”依旧是独领风骚,这一份独家,至少让他们赚取了超过三千万的点击率,周边附加利益就更加客观了;“康奈尔-麦格雷戈”这个名字,更是成为了记者同行之中人尽皆知的存在。
三个小时,“娱乐周刊”的独家足足持续了三个小时,在网络的时代,在八卦网站TMZ一家独大的时代,三个小时几乎就相当于三个世纪了,而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专题报道。
这篇由布莱德利-亚当斯撰写的专题,以另外一个角度对“一个人的演唱会”进行了解读和报道,在事件爆发之后,第一次呈现出了不同的视角。
“献给某个人的演唱会,隐藏在浮华背后的一曲生命挽歌。
——来自蓝礼-霍尔的邀请,你,听见了吗?”
得知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布莱德利本来不打算撰写这篇新闻的,他尊重蓝礼,也尊重那名罹患了绝症的少女,更加尊重“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以及这场演唱会背后的意义。第一次,布莱德利剥离了自己的记者身份,站在一个普通听众的立场上,期待着一场演唱会的举行。
布莱德利不由想起当初在洛杉矶中国剧院与蓝礼的第一次碰面。“太平洋战争”的首映式,当时还是籍籍无名新人的蓝礼,却吸引了布莱德利的目光,转眼之间,三年就要过去了,那个少年已经成为了全美瞩目的Y世代领军人物,但隐藏在外表之下的初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由衷地,布莱德利表示了钦佩。
但,总是有康奈尔这样的记者存在。如果不是“娱乐周刊”的报道,演唱会的新闻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么又何来的炒作呢?但,康奈尔看不到这一点,网友们也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布莱德利站了出来。
整篇报道,布莱德利几乎是与康奈尔针锋相对,夹枪带棒地展开了还击。
文章之中,布莱德利也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真正的故事脉络,从罹患绝症的女孩,到蓝礼与女孩的情谊,再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背后的故事,还有女孩与“野兽”这首歌的缘分,最后讲述到了女孩陷入昏迷之后的现状,以及那个演唱会的约定。
文章之中还提到,为了筹备演唱会,蓝礼不得不调整了自己所有的工作计划;而且,事出突然,预约演唱会场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选择了自掏腰包。之所以没有宣传,那是因为,这就是“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盈利目的,没有宣传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实现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