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举行好莱坞专业人士点映的时候,学院评委大发牢骚,对这部作品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抗议,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这是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折磨”,甚至还有一名编剧在放映结束之后直接冲到了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的面前,破口大骂,“你真丢脸!”
电影正式上映以来,短短三周时间,整个好莱坞的学院评委们都在强烈谴责,“华尔街之狼”几乎是在一片骂声之中艰难前行,非常罕见地成为了一部学院痛斥却依旧在颁奖季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作品。
如果需要解析学院评委对“华尔街之狼”的态度,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错杂的过程,学院评委构成就是最重要的因素,老龄化严重、白人为主、男性占据上风等等构成,导致了学院视角单一、观点单一的窘境,这些都是不可忽略了。
就好像当年“断背山”一样。时隔多年之后才有人爆料,曾经多位评委就直接表示,“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我是绝对不可能投票给一部同/性/恋作品的”,这也铸就了后来“撞车”掀翻“断背山”的历史最大冤案。
但暂时撇开这一些不说,某种角度来说,“华尔街之狼”和蓝礼都正在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前者揭开了华尔街光鲜亮丽表面之下的肮脏和黑暗,后者则正在对抗华尔街力量的腐蚀和压迫,但好莱坞对待二者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分歧。
原因很简单。
“华尔街之狼”将所有一切都摊开表面展剖析,大胆而狂妄,而且还是以一种轻松的喜剧手法呈现出来,这就好像把所有的遮羞布都揭开一般,尽管好莱坞支持马丁-斯科西斯的如此行为,但对于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却秉持着不同想法,于是就产生了排斥。
但归根结底,好莱坞终究还是给予了“华尔街之狼”相对应认可,颁奖季之中,依旧成功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之中,“华尔街之狼”得到了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
除了“美国骗局”和“华尔街之狼”两部作品,“她”无疑是今年颁奖季最受好评的一部小资文艺作品了,让人想起了“午夜巴黎”或者“成长教育”这样相对轻盈却分量十足的作品,尤其是剧本的优秀更是得到了所有业内人士的一片好评。
最后就是“内布拉斯加”和“醉乡民谣”了。
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都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彼时在戛纳,后者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回到了北美,前者却抢占了上风——“内布拉斯加”五项提名,成为了音乐喜剧类部门的最佳搅局者,而“醉乡民谣”则只有三项提名,聊以安慰。
欧洲和北美的审美差异也再次显现了出来。
另外,“内布拉斯加”是亚历山大-佩恩的作品,他与大卫-O-拉塞尔的“美国骗局”势必将展开一番近距离的刺刀见红对决,两部作品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美国骗局”是全明星阵容,演技提名比“内布拉斯加”多了两个,仅此而已。
最后将视线聚焦在各个单项部门。
最佳导演部门,“为奴十二年”的史蒂夫-麦奎因、“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菲利普斯船长”的保罗-格林格拉斯、“美国骗局”的大卫-O-拉塞尔、“内布拉斯加”的亚历山大-佩恩,这五名导演成为了最终的竞争者。
业内普遍认为,科恩兄弟的位置是被亚历山大挤掉的,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奥斯卡争夺战之中,亚历山大已经抢占了先机,侧面也再次证明了,“醉乡民谣”依旧不是北美颁奖季喜欢的作品类型,即使电影票房已经创造了奇迹。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部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地心引力”的蓝礼-霍尔、“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Chiwetel-Ejiofor)、“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和“一切尽是”的罗伯特-雷德福,跻身最后五强。
其中切瓦特-埃加福特今年还凭借着“边缘之舞”,在电视剧部门赢得了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汤姆-汉克斯更是自2007年“查理-威尔逊的战争”以来,时隔六年再次收获金球奖的影帝提名。
单纯从硬实力来说,马修、蓝礼、汤姆和罗伯特都是遥遥领先者,只有切瓦特更多还是依靠着作品的整体声势赢得提名,这也意味着,今年影帝部门的争夺将格外激烈,不要说最终得奖了,就连提名阶段都将是不容许任何掉以轻心的正面交锋。
但如果添加了作品影响力,那么切瓦特、蓝礼和汤姆三位演员就将强势崛起了,可惜,蓝礼受制于EGOT的后遗症、汤姆则依旧受制于年少成名之后被固定忽略的窠臼,这也意味着,切瓦特和马修将是影帝部门的最大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