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八章 阿三的阵风情怀(求月票)(2 / 2)

从战机构成上看,当时阿三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机为北极熊的米格-29和米格-21,对地攻击主要由“美洲虎”和米格-27攻击机负责,多用途战机只有法国的“幻影-2000”一种,机队结构明显不合理,战机多用途性能差。

所以到了90年代末期,阿三空军开始同时推动重、中、轻型三种战斗机招标计划,其中就包含了126架中型多用途战机订单,投入资金约为98亿美元。

三种战机招标计划中的重型战斗机就是后来的苏-30MKI,是当下阿三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机。

在之后的十一年里,先后共有六种战机投标,包括美国的F-16和F-18改进型,欧洲合研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以及北极熊的米格-35。

美国的F-16和F-18型战机综合性能出众,并且都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但阿三对上世纪末的核试验之后,曾受到美国的强力制裁心有余悸,而且美国要求武器出口国必须严格遵守武器使用限制,这也让阿三受制于美国。

阿三不仅对投标战机的技术规格做了限制,而且还会对综合技术转让程度和付款灵活性等因素进行考量,从这个角度上看,购入F-16、F-18甚至F-35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这就算堵死了杨橙捞一票的后路。

此外,当时美国正在为巴铁升级F-16战机,并且还有继续出口F-16给巴铁的计划,阿三自然不愿意买一款对手非常熟悉的武器,而且,阿三没有使用美制武器系统的经验,换装成本也比较高。

作为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大量装备北极熊战机的国家,从米格-29改进而来的米格-35对阿三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当时35还处在初期研发阶段,阿三如果要买就必须分摊一部分研发费用。

当年跟北极熊联合研发T-50时,阿三就意图让北极熊转让该机的关键技术,但北极熊怎么可能同意,拉阿三入伙就是为了让他们当冤大头的,结果阿三投入约两亿美元研发费用打了水漂。

按照北极熊对付阿三的一贯套路,这笔研发开支只会水涨船高,而且最后成品的质量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实际上相当于阿三掏钱帮北极熊研制武器。

即使阿三再傻也不愿意继续做这个“冤大头”,同时出于国防装备来源多样化的考虑,阿三在购入苏-30后也不会紧接着再买35了。

此外,瑞典的“鹰狮”轻型战斗机由于达不到阿三对中型战斗机的技术规格要求,直接出局;“台风”战机由欧洲多国联合研制,容易被繁杂的出口限制拖累所以被放弃。

当年同样有多用途战机需求的巴西最后选择了更便宜的“鹰狮”,主要是便宜,36架“鹰狮”只需要48亿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也只有“阵风”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然,雄狮没法替代阵风的作用,该买的阵风还是要买。

不过,“阵风”战机由法国独立开发,几乎没有ZZ问题掣肘,它具备良好的多用途能力,还在研发之初就考虑了舰载需求。

这对于多年使用“幻影”系列战机,又有极其强烈航母野心的阿三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哪怕阵风的价格是雄狮的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