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打促和(五)(2 / 2)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05月24日13时44分在鄂霍次克海(北纬54.9度,东经153.3度)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千米。本次地震有两个显著特点:1、深度超过600千米的巨大地震,这在地震观测史十分罕见;2、由于震源深达600千米(位于地幔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能量衰减减慢,低频成份携带的巨大能量得以传播的更远,这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震感。

气候特征编辑

鄂霍次克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月北部零下20℃,南部零下7℃;8月东北部12℃。南部18℃。表层水温:冬季在0℃以下,夏季8-12℃。表层盐度25‰-35‰。海域从10月至次年6月结冰,3月结冰范围最大,冰厚1米。4-8月多雾,北部和西北部时有浓雾。冬季多暴风雪。不规则日潮、半日潮。最大潮差12.9米(品仁纳湾),流速约7.5节。海流呈反时针方向环流,流速0.5-1.5节。年降水量:北部710毫米,南部1040毫米。年平均气温随纬度而异,北方为零下6℃,南方为5.5℃;在同一纬度上,东部又比西部高10℃。月平均气温以1月为最低,北部的舍利霍夫湾和乌达湾为零下24℃,而千岛群岛和堪察加南部为-10℃;8月为最高,北部为11℃。南部为17℃。

鄂霍次克海的大部海面10月至次年6月结冰。北部和西部海域受亚洲大陆影响,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1-2月平均气温零下20℃至零下24℃,7-8月为12-14℃,年降水量400-700毫米,海水结冰期长达7个月(11月至翌年6月),冰厚0.8-1米。南部和东部靠近太平洋,属温带季风气候,1-2月平均气温零下5℃至零下7℃,7-8月为12-18℃。年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融冰期有浓雾,并有流冰活动,不利航行。海水表层盐度在萨哈林岛附近为25‰-27‰。堪察加附近32-‰33‰,中央部分33‰。

同时,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力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夏季则多海风。秋季多强暴风。风速达20-30米/秒,波高达8-12米。此外,该海区易受津浪(地震海啸)袭击,瞬间浪高高达20米。波长为数公里,传播速度为400-800千米/时,给沿岸地区、尤其是千岛群岛造成巨大的破坏。

结冰严重,几乎全海区都不同程度地有海冰。北部,11月开始结冰,结冰期可达280天,冰厚为0.8-1米;堪察加和千岛群岛为少冰区,每年结冰期平均不超过3个月。严冬季节,有时西北风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夏季,仅珊塔尔群岛附近仍留有海冰,其他海区均无冰。。。

受亚洲大陆极端气候的影响,鄂霍次克东北、北和西部海域冬季严寒,从10月至翌年4月,这些海域气温非常低,海水一直封冻。南部和东南部海域靠近太平洋,属比较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北部海域2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0℃,8月为12℃。南部海域2月平均气温为零下7℃,8月为18℃。10月底海水开始封冻,到3月冰冻最严重。

鄂霍次克海平均水深为821米,最大水深为3916米。海区表层海流大体是从东北经中部、千岛群岛流向太平洋,与白令海来的海流汇合形成气旋式环流。鄂霍次克海的海水由大陆排放的水、雨水、从太平洋穿过千岛群岛的无数海峡西流之水,以及从日本海经过拉佩鲁兹(LaPerouse,亦作宗谷)海峡北流之水组成。受这些洋流影响,海域东半部的水温较西半部高,海水一般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从太平洋汇合的海水,特别是在千岛群岛东部和中部之间汇合的海水,在东部的几条支流上形成湍急的急流向北流去,而在西部,从西伯利亚大陆注入的河水则汇入类似的急流中向南流去。

海流大致为气旋式环流。太平洋暖水经千岛群岛北部海峡流入该海后,分为两支:

一支向西北直指约翰岛。强度不断减弱。另一支向北,到北部沿岸后转向西和西南。沿岸南下途中,不断纳入各条河流淡水(尤其是黑龙江的径流),后沿库页岛南下。这是寒冷的沿岸流;并有小部分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北侧流向日本海。

而日本海的暖水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南侧流入本海区,沿着北海道北岸向东流,即为宗谷海流。流速可达50-90厘米/秒。从而,构成气旋式的总环流。流速,近岸大于远海。远海流速一般为5~10厘米/秒。流向较稳定。该海区与太平洋的水交换,主要通过千岛群岛诸海峡。就整个群岛地区来说,上层为北进南出;深层则主要由太平洋流入,这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以南进北出的方式与日本海进行水交换有所不同。

水团主要有表层水、中层水和太平洋深层水。表层水(0-150或200米层)是冬季由海水垂直对流形成,温、盐特征值分别为-1.7~0.6C和32.0-33.5。中层水(200-800米层)是由太平洋流入的上层水混合变性而成,其温、盐特征值分别为0.1-2C和33.3~33.8。太平洋深层水(800米以深)由太平洋流入的深层水变性而成,特征为高温(2.4C左右)、低氧(<1毫升/升),盐度为34.3‰-34.4‰。。。。

潮波由太平洋传入,潮汐以不正规全日潮为主。仅北部、西北部沿岸及珊塔尔群岛附近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北大南小。品仁湾天文角附近,潮差可达13米。珊塔尔群岛也可达7米,南部海区则仅0.8-2.5米。潮流则分半日潮和全日潮。流速因地而异,外海仅5-10厘米/秒,海峡和海湾口潮流可达2-4米/秒。

本海区海水中营养盐类较多,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浮游植物量达20克/米,主要属硅藻门,其次为甲藻。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某些地区可达1-3克/米。底栖生物全海区的总生物量达2亿吨。各种动物群中,以软体动物为最多,其次为棘皮动物和多毛类环节动物。较有经济价值的是堪察加蟹、蓝蟹和某些软体动物。鱼类约有300种,其中鲑鱼、鲱鱼、普鳕、鲽鱼等30种鱼类,均有重要经济价值。此外,还有抹香鲸、海狮和海豹等哺乳动物。

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多寒带鱼类,以鲱、鲑、鳟等鱼为主,东部堪察加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捕蟹场。盛产大马哈鱼、鳟、鲱、鳕和毛鳞鱼等。沿岸港口有俄罗斯的马加丹、鄂霍次克、科尔萨科夫和日本的网走等。多海狗、白鲸、海驴、海豹等动物。开发较晚,1713年才从鄂霍次克开航到堪察加地区。重要港口有苏联的马加丹、鄂霍次克、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科尔萨科夫以及日本的网走、纹别等,大多数为渔港。堪察加半岛附近水域盛产鱼、蟹。温暖季节的鄂霍次克海水颇为适合海洋生物生长。这里的海生植物有海藻和海草,海生动物有小龙虾。贻贝、蟹、海胆、珊瑚虫以及多种鱼类,其中大麻哈鱼、鲱鱼、绿鳕、比目鱼、鳕、毛鳞鱼和胡瓜鱼,以及蟹和褐虾等经济价值都很高。鄂霍次克海还有鲸、海豹、海狮和海狗等哺乳动物。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经宗谷海峡(拉彼鲁兹海峡)通日本海,经千岛群岛各海峡连接太平洋。鄂霍次克海上有定期航运沟通俄罗斯远东各港口。沿岸主要港口有纳加耶夫(Nagayevo)湾的马加丹(Magadan)和鄂霍次克。萨哈林岛的科尔萨科夫(Korsakov)以及千岛群岛的北库里尔斯克(Severo-Kurilsk)和南库里尔斯克(Yuzhno-Kurilsk)也颇重要。冬季有大块浮冰妨碍航运,夏季有浓雾阻碍交通。鄂霍次克海东为堪察加半岛,东南为千岛群岛,南为北海道岛,西、北为西伯利亚,西南为库页岛。鄂霍次克海经千岛群岛诸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在鞑靼海峡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当地最著名的景观为冬季在海面出现的浮冰。

中文名称鄂霍次克海外文名称所属地区太平洋面积158.3万平方千米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平均水深821米最大水深3916米大陆架宽度约400千米形成时间第四纪主要入海河流阿穆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