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平息(1 / 1)

远东1628 茶头 1017 字 2022-10-03

北京商务部应急工作小组,原本忙碌喧嚣的办公室也变得冷清了起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所以梁玉洁只留下了几个值班人员,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了。

梁玉洁正微笑着坐在那里,听着几个员工的汇报。目前中原各地的情况,除了少数交通闭塞的地区,已经基本稳定。

各地粮商为了能将手里多年囤积的粮食卖给远东,一个个天天都排在远东售粮点的外面。现在他们已经几乎失去了理智,心里想的就是把粮食统统的卖给远东,也可以说大局已定。

接连十几天下来,梁玉洁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形势最严峻的那两天,她根本就没有合眼,始终关注着各地的存粮情况。

说实话,那几天远东在大明各地的存粮,早就到了警戒线以下。一旦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负面效应。

而她也必然会担负这个责任,因为这个计划就是由她提出来,并组织实施的。所以从计划实施到现在成功的达成了目的,这中间她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煎熬。

几个商务部的员工正在向她汇报各地的收粮情况,其中一个妹子突然发现梁玉洁已经坐在那里睡着了,还发出了轻柔的鼾声。她连忙挥了挥手,和几个员工轻手轻脚的离开了。

这也是远东进入中原以后,打赢的第一个战役,而且赢得极为漂亮。公司通过这次行动,低价收购了大批的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各地粮商多年高价囤积的,崇祯大旱前前后后持续了近十年,他们纷纷依靠倒卖粮食赚取了惊人的财富,可是这一次算是是损失惨重,甚至是血本无归。所以远东这次不但稳定了中原各地的混乱局面,不但没有亏本,还略有盈余。

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远东通过这次的行动,不但解决了危机,而且还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在中原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往每到灾荒之年,粮价往往都翻着跟头的飙升。面对各地粮商的行径,大明朝廷根本无力抗拒,只能任由粮价高涨而不闻不问。

因为那些粮商的背后,都是靠着大明的各级士绅官僚,各地奸商与各地官僚相互勾结哄抬粮价,赚取高昂的利润,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从来没有像远东公司这样,不惜一切的缓和粮价。更别说调集大批粮食,在各地如此不计成本的大肆甩卖粮食了。

不管怎么说,远东这次的行动在中原的老百姓心里加了不少分,反正大家打心里接受了中华共和国,至少这个中华国在物价飙升的时候站了出来,依靠自己的力量生生把粮价压了下来。

这次和粮食同样高涨的,还有其他生产生活物资。中原各地大批为了赚取暴利,跟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的商人,也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要说远东甩卖粮食还算是不计成本疯狂甩卖的话,可是各种副食品和生活物资,依靠先进的现代设备和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各类商品,成本低得令人发指。

就比如精盐来说吧,远东各控制区沿海的现代化盐场,每年的产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还有白糖等副食产品,远东因为占据了吕宋、南洋和中南半岛,开发了大批甘蔗园,早就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效应。

无数各国的土著在那里起早贪黑的辛勤忙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靠着两顿清汤寡水的稀粥充饥,人工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远东各个副食品企业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无论是产量还是成本,根本不是这个时代可以比拟的。

像什么锅碗瓢盆、布匹绸缎、服装鞋帽等生活物资,其成本也都不是大明的手工作坊可以相提并论的。原来公司一直控制向大明各地倾销,主要原因就是怕冲击大明各个行业。

可如今面对各地商人不顾百姓死活,疯狂的哄抬各种商品的物价,这也让远东公司非常的震怒,所以当大批远东商品进入中原以后,不但瞬间平息了各地疯涨的物价,也沉重的打击了各地商人的嚣张气焰。

好在公司不想把事情做绝,除了继续甩卖粮食以外,对其他的商品只算是薄惩了一番,几天之后就纷纷结束了售卖。

毕竟这关系到中原很多底层百姓的生计,如果打击的太狠,势必会让中原那些以手工作坊的商业体系在短时间内崩溃。

即便如此,短短几天时间也让各地商铺损失惨重。因为远东甩卖商品的价格实在太低了,使得各地百姓疯狂抢购囤积,未来中原各地的生产生活物资势必会萧条一段时间。

至此,远东进入中原以后,面临的第一次危机顺利的平息了下来。而且通过这次行动,远东也在中原底层百姓俄心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其实这才是目前远东最看重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最难得到的就是民心,这东西花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

当然,仅仅靠几次这样的行动,就能轻易的赢得中原百姓的民心,明显不现实。这需要远东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渐取得所有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中原各地的情况极为复杂,远东以前控制的辽东等地,根本无法和中原相比。因为以前远东控制区的百姓,大都是走投无路的流民,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

而且辽东等地区,几乎没有传统的地方封建势力和传统地方宗族势力,就像一张白纸似的,可以任由远东公司进行规划。

公司一直采取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整个远东公司就像一个巨大的军营,说难听一些就是个集中营。不管是谁身处如此的氛围,都会不自觉的约束自己。

可是如今在中原却完全没有这个条件,远东培养的基层干部,在远东控制区那种环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可是在中原各地的基层,恐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