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二号坦克(1 / 2)

王思锐为什么敢说他们研究出来的飞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

若是没有个三两三,他敢这么说吗?自飞机诞生后的十几年里,飞机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娱乐,竞赛用的,直到一战爆发后,飞机才开始被运用于军事,主要是充当步兵的耳目,用于侦察。但是后来似乎有人觉得这样去利用飞机有些太浪费了,同时,对于敌人的飞机他们也毫无办法。

于是,各个国家开始在飞机上装备了机枪,用于攻击对方的侦察机,在飞机上配备了炸弹,用于去轰炸一些重要的目标,此外,还有专门被用于攻击地面的飞机,于是,侦察,战斗,轰炸,强击,教练,各种机型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

而一战初期,各国在前线的飞机大约有一千五百台左右,但是到了末期,各国在前线的飞机达到了八千台,四年中,双方用于交战的飞机更是达到了十几万台之多。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战争,飞机被用于军事的时间将会被极大的推迟许多年,而王思锐则正是借助着对历史熟知的优势,提前发展一些未来重要的兵种,以此来缩小中华帝国与列强之间的差距。

先前的装甲部队,加上现在的飞机,虽然大的方面只有两个,但是却足以将中华帝国与列强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几乎不存在的距离。

美国人为什么会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崛起?他们的战列舰数量不如英国,甚至没有英国的战列舰先进,但是美国人却另辟捷径的通过了航母战斗群来弥补了这一差距,甚至拉开了英美之间的距离,让巨无霸一般的战列舰不得不退出舞台,而这时,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便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其他国家也只能在后面追赶,而始终很难以超越。

王思锐这一步,正是学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步伐走的。

但遗憾的是,因为地理因素,加上历史因素,中国无法像美国那样坐收渔翁之利,中国也必须要在一开始就参与进去,甚至扮演者挑起整个世界战火的角色。虽然这样仍旧有可能让美国人坐收渔翁之利,但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美国人的地理条件实在是没法去对比。

“现在,那些人已经带着资料回到了国内,正在前往太原的路上,新的研究与生产基地位于吕梁,那里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只等他们到了以后便可以直接展开工作。所以,接下来总理府要做好辅助的工作,确保所需物资可以第一时间保障到位。军部这边也要着手安排空军的事情,关于空军的组建,目前暂时保密,所有兵员,全部从现役军队中直接抽调,要求只有五个,第一,视力好,第二,身体的伤痕不超过一厘米,第三,没有恐高症,眩晕症,第四,灵活性较强,第五,具有较强的抗压性。”王思锐直接对着两人吩咐道,关于前期的准备,需要两部去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更多的准备还是研究所那边要去做的,比如,前期的教学,教导生产等,而飞行技术什么的,则是需要飞行员们自己去通过练习来总结的,这个没有任何的捷径。

其实原本王思锐是打算把第二条定义为身体上不准有任何的伤痕,但仔细一想,这一条是针对后世飞行员制定的规矩,以现在的飞机,根本就飞不上万米的高空,气压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也属于可承受范围之内,即便是能够飞上万米高空,那时候的飞机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来做出一些措施来防止悲剧的发生。

恐高症和眩晕症就不用解释了,飞行员恐高和眩晕,那还当个什么飞行员?而对于这两个要求的检测也很简单,就是把他们拉到高处让他们往下面看,是不是恐高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眩晕则是让他们自己在地上原地转圈,至少也得先转上个一百圈,然后沿着地上的一条直线走,直接跑偏的就可以拜拜了,速度不够快的,也可以拜拜,速度太快的,同样拜拜,走的太直的,一点差错也没有的,同样拜拜,留下的是那些看起来中庸的选手。

(不要问俺为啥,因为俺也不知道,这是俺一个叔叔说的,当年海军航空兵选人,关于这一关就是这么搞的,然后一个基地全部拜拜了。)

听着王思锐的话,王士珍和徐世昌有些郁闷,感情什么都已经准备好了,他们两个军政一把手却什么都不知道,要是王思锐今天不告诉他们,估计他们还要被继续蒙在鼓里。

当然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这也直接的体现了王思锐对于军队和政府的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强。下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建设两个新的基地,军政一把手竟然浑然不知。而建设任务肯定不是地方上负责的,十有八九是建设兵团那帮人搞的,当然,最让他们郁闷的并不是没有人去请示他们的意见,或者告知他们这件事情,而是工程都他喵的完工了,竟然还没人去跟他们说一声这件事情。

现在搞的王士珍和徐世昌两人甚至都开始想着,是不是要提前告老还乡了?但转念一想,似乎除了一些被王思锐认定为大事,需要他亲自去操作的事情以外,其他的事情还是他们这些人去操作的,王思锐对于他们的放权程度也是很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