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节目组还请了《我不是药神》的部分主创,基本上除了刘清山,就是上午参加首映式的原班人马。
此时的刘清山,实际上在下午的时候就赶往香江了,并且一下飞机就被当地的电视台和媒体记者包围了。
他们在京都都是有眼线的,很快就得知了影片不同寻常的影响力,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内地官方还会公务包场的准确消息。
后面这个信息可了不得,至少说明了刘清山在内里越来越具有行业号召力的事实。
况且那里跟香江市场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市场太大了,能跟他交好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从官方的态度上来看,以往他们公开支持一部主旋律的影片才符合本土特色,这一次却能为了一部带了浓郁的针砭时弊的辛辣作品这么重视,足以说明影片的本身,对内地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效果。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种预期落差,让所有的人对片子有很多的想不到。
首先这个题材的问题,已经在说明内地官方的态度了,那就是越来越关注民生,一改之前的以唱高调为主。
这个不起眼的变化其实最关键,人很多人看出来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再者,影片认真讲了一个「假药贩子」的故事,涉及到医药改革的问题,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从社会意义来讲,说它是近些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也不为过。
最让人尊重的地方在于,它讲述了在法理之外、人情以内的区域里,一个小人物从唯利是图到舍己为人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因他的勇气和自我牺牲,有很大的可能会间接推动后来的医药改革。
当然了,这样一个「能改变现实」的题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拍出来即是一种勇气。
尤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电影里很多内容的处理,在不伤及人物与主线的基础上,针对能过审所做的努力。
还有像官方立场的正面且人性化的处理,对诉讼过程一笔带过。
总体来看,这些处理方式不让人反感,同时又做到了传达社会意义与自我安全的平衡。
试想,能拍出这样一部很有可能具有跨时代意义影片的难得和勇气,面对刘清山这么一位极具话题性的人物,香江的宣传口当然会蜂拥而上了。
要知道他们是抢在了内地的媒体前面,对他有了针对性的报道,这一点尤为关键。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刘清山在午饭之后选择了直接赶来香
江,而不是跟随剧组人员继续参与宣传,其中就得到了某人的指点。
因为这么敏感的时刻,敏感的话题,如果能从香江这个独立于内地体制之外的特区性质的媒体嘴里讲出来的东西,有些时候会比直接有内地官方的发声更容易扩散开来。
什么叫舆论的力量,群众的海洋,这就是了。
处于中立性质的香江媒体发声,内地相关部分发出来的意见反馈才会更重视舆论的力量。
并且既然是制度中的诟病亦或是漏洞,能被旁观者发现而报道出来,远比内地方面自纠自查要有实效得多。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影片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人为的导致,而是法制不健全的纰漏问题,并不会牵扯到任何个人或者部门的职责问题。
如此一来,为响应民生而出现的官方立场的正面且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制定以及得以尽快施行的举措才能最好地持续下去。
有这些暗示的得到,刘清山自然会积极地配合媒体的采访,不过并不是当天,而是放在了明天的首映礼上。
当然他在机场也接受了短暂的采访,适当了提了几句首映场的播放效果和市场反应,但并没有深入地谈及其他。
当晚,他并没有闲着,一直在组织自己的随行人员到处搜集内地的市场反馈,因为从当天首映式之后,京都的十几家影院,已经以点映的方式提前一天开始售票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