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方人间来说,姜大真人永远地离开了。对于弥罗宫来说,结束了漫长的姜合道时代,正式进入了齐教正的时代。</p>
庆典结束之后,齐玄素倒是不必像过去那样急着去见张月鹿和小殷了,毕竟如今的齐玄素和张月鹿都在玉京工作,基本天天见面,再也不是好不容易来玉京一趟的时候了。</p>
不过齐玄素大概与玉京犯克,庆典刚一结束,大掌教就把他叫到微明殿,直接开门见山告诉他一个消息:“婆娑洲那边出了点问题,你可能要代表我过去一趟。”</p>
齐玄素吃了一惊。</p>
不比西域和罗娑洲,婆娑洲那边才是道门囤积重兵的地方,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婆娑洲面对的是圣廷,这才是真正能与道门掰手腕的大敌。跟圣廷比起来,什么天门、佛门,都不值一提。</p>
过去道门因为内部矛盾要对外开战,从不考虑婆娑洲方向,因为选择其他地方,停止战争的权力还在道门的手里。可如果跟圣廷开战,该怎么收场,道门说了不算,圣廷也说了不算,很容易走向失控。</p>
五代大掌教因为婆娑洲战事而登上大掌教尊位,那一战重创了西婆娑洲公司,使得在此后的近百年间,圣廷始终不敢再有东进之念,再加上道门在边境囤积重兵,反而保持了双方边境的和平。</p>
正所谓身怀利器则杀心自起,可如果双方都有利器,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杀心。</p>
齐玄素问道:“什么事情?”</p>
大掌教绕到书案后面,拿起一份卷宗递给齐玄素:“昨天刚报上来的,考虑到姜大真人飞升的事情,所以没有告诉你。其实问题不算太大,只是摩擦冲突,有流血,没有死人,双方各有损伤,有来有回,算是打了个平手。我认为,道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内部矛盾,而不是双线作战,所以这件事还是和平解决比较好。”</p>
齐玄素已经翻开卷宗,飞快扫过。</p>
当初五代大掌教守住东婆娑洲之后,认为应该趁此时机将西婆娑洲也纳入道门的掌控之中,于是发动了一次针对西婆娑洲的攻势,兵锋势如破竹,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突破三道防线,距离西婆娑洲公司的总部圣乔治堡不足三百里。</p>
全面溃败的西婆娑洲公司无力抵抗,只得向圣廷求援,于是圣廷亲自下场。</p>
东西方的霸主在西婆娑洲展开了一场有限度的较量。</p>
因为势均力敌,战事的烈度迅速上升,消耗极大。无论是道门的金阙,还是圣廷的枢机,都颇有默契地不打算将战事扩大,并流露出了和谈的意向。</p>
四代大掌教授权五代大掌教可以相机决断,不必请示金阙。</p>
于是在几次战事之后,圣廷于西婆娑洲的最高领袖威灵顿公爵奉命向道门提出和谈建议: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西婆娑洲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p>
五代大掌教作为掌军真人作出答复:我同意举行关于停止一切战事的谈判而和你的代表会晤。</p>
于是双方各自派出代表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p>
西婆娑洲公司退还一切掠夺财物,并赔偿一千万金克朗。道门军队退出西婆娑洲。双方以东西婆娑洲为界限,签订停战协议。</p>
双方退兵休和之后,五代大掌教又在东婆娑洲盘桓数年,建立东婆娑洲道府,然后才返回玉京。</p>
说白了,当年圣廷虽然败退,但还有一战之力,当时还是掌军真人的五代大掌教考虑到后勤不济、劳师远征等问题,无法乘胜追击。双方根据各自实际控制地区划定疆域界限,婆娑洲由此分为西婆娑洲和东婆娑洲。</p>
根据双方签订的停战协议,沿着双方边境线设置了一条宽约三十里的缓冲区域,双方各自向自己一侧让十五里,禁止敌对双方在这个区域上建立、保留或使用兵事设施以及驻扎军队、进行兵事活动,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让双方都有所克制,避免冲突的发生。</p>
这次的摩擦就发生在缓冲区中,东婆娑洲道府发现在缓冲区的部分定居点中出现了西方雇佣兵的踪迹,于是东婆娑洲道府对其进行逮捕、驱逐,圣廷方面则认为东婆娑洲道府破坏了双方的停战协议,派出人手进行支援,于是冲突就这么爆发了。</p>
虽然没有直接开战,但边境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