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陕西民变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未曾形成燎原之势。
诸如贺今朝之流还只是个靠夸大反贼人数苟活,根本排不上号的小反贼头目。
大明可以从各地征调勤王兵保卫京师,立即化险为夷。
今非昔比,如今的民变已经成燎原,战火蔓延到中原各省,朝廷除了要调动备用军之外,还动用了许多北方的边军。
倾尽力围剿,留下了不少的隐患。
关宁铁骑抽调到中原战场,不仅使得边防呈现空虚状态,清军说破墙而入就破墙而入。
还战死,伤残了许多精锐边军。
期间有大批的边军,因为崇祯大手一挥的裁军旨意,纷纷下岗再就业,加入了锤匪以及其他流寇的队伍。
朝廷士卒的“质量”越发的拉胯。
张献忠、罗汝才的受抚、李自成大部被剿灭只是一个假象。
伴随着贺今朝大破川兵的消息传来,失了智的崇祯也顾不得其他。
或者说以崇祯为首的大明高官们缺乏足够的估计,在攘外以及安内的抉择当中犹豫不决。
总想着两手托所有,可有些事情,同时进行只能是一地鸡毛。
可最终是剿兵难撤,敌国生心,如何能兼顾安内与攘外?
崇祯看着杨嗣昌道:“你是说皇太极会配合贺今朝出兵?”
“极有可能。”
“那我大明应该如何处置?”
面对崇祯的询问,一向机敏的杨嗣昌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而是讲了讲历史的例子。
东汉建武时期,月蚀火星,当年无事,次年匈奴八大部大人呼韩邪单于向大汗求和。
光武帝把此事交给公卿商议,公卿们都认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人是假装不知道,绝不能答应议和。
但是五官中郎将耿国力排众议,引用汉宣武帝旧事(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渡阴山附近)。
主张接纳单于的议和请求,以此率领四夷完复边郡,被光武帝采纳。
紧接着杨嗣昌又举例子说唐宪宗时月蚀莹惑,当年魏博镇田兴来降,李绛请求推心置腹抚纳结以大恩。
唐宪宗采纳这个建议,派人到魏博镇宣慰,以钱百十万缗犒赏士卒,六州百姓减免一年的赋税。
不等朝臣喝问,杨嗣昌又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
那就是宋朝七月月蚀荧惑,次年兴师灭北汉,征契丹连战连败,宰相上书说攘外先安内。
杨嗣昌的言论一出,举朝哗然。
就华夏传统政治皆是注重以史为鉴。
明朝君臣对于宋朝处理辽、金的关系频频失误十分滴敏感,因此对后金的议和一直讳莫如深。
杨嗣昌借古喻今,不就是想与大清议和,专心安内吗?
这让注重夷夏之辨的官员十分的难受!
当然后续清廷入关后,这群人还不是十分的痛快,给大清名正言顺找出了理由?
杨嗣昌的这几个例子,当即就有人站出来,指责他别有用心,屡次引用历史典故别有用心。
引用汉光武帝招抚塞外匈奴的故事,就是想要与清人互市封赏。
引用唐宪宗宣慰魏博镇故事,企图借此伸张招抚清人之说,是国贼。
引用宋朝接连战败的故事,企图借此伸张不可对外用兵之说。
堂堂大明的兵部尚书,竟然如此与清人一条心,实在是该死。
一向能言善辩的杨嗣昌对于这些指责根本不在意,而是主张为了确保“安内”能够顺利进行,不妨暂时对清议和。
反正贺今朝与皇太极之间虽然结为盟友,又是儿女亲家。
可皇太极一直都没有把闺女送过去,他们之间的联盟没有那么可靠。
只要大明稍微露出点意思来,皇太极与贺今朝之间没有信任基础,隔阂自然就产生了。
那对于大明就是极为有利的,不过是暂且假装议和,就跟那些流寇假装投降大明一样的效果。
结果又被人指责说我敦敦大明,岂能做出如此屑小的事情来,简直是有辱大明国威。
对于这种不知变通却身居高位的人,杨嗣昌也懒得跟他们争辩。
只要目的达到了,最终还不是有一大群人帮你找理由,饱读诗书之人,不是很擅长干这种事吗?
崇祯也在思索这件事的可行性,毕竟不是杨嗣昌第一个人提出议和的思路。
崇祯刚登基,皇太极差人捎信说议和的事,后面给袁崇焕写信说以大凌河、三岔河为界。
条件过于苛刻,直接被袁崇焕拒绝!
再加上皇太极远征山西的时候与宣府巡抚签订盟约,什么世世子孙永享太平之类的,然后被崇祯给罢了官。
前两年高起潜就派个瞎子当使者去清朝探口风,皇太极本人觉得有诈,底下的大臣觉得按照大明官僚的脾性,此人必然是背后有人的,要认真对待。
故而皇太极才用心款待一个瞎子,给与他极大的礼遇。
只要暂且稳住皇太极,杨嗣昌有更多的信心对付贺今朝。
“陛下,如今关宁抽调大批精锐,只剩下五万人在慢慢编练,根本就无法牵制清军做出入塞的举动。
况且如今中原诸贼,实力强横,唯有卢象升、吴国俊、祖大乐等人剿贼方有胜算,若是边界有警,他们必然会撤回,导致贼寇获得喘息之机。
臣有一个想法,若是辽东皇太极三年之内不来入侵,臣有把握绞杀锤匪贺今朝,彻底安定中原,到时候在竭尽力对付清人。”
杨嗣昌觉得最差也能回到天启时期,双方相互对峙。
若是在招纳大批锤匪士卒进入边军,调往辽东,他们相互厮杀,定能消除祸患。
以练兵为正道,开市为权宜之计,与其互市的钱都让外人赚了,莫不如收归国库。
杨嗣昌对于旁人的吹胡子瞪眼完不在乎,他们就知道什么狗屁的大义。
到时候大明灭了,他们屁事没有,还可以去给新皇帝讲大义。
从局出发考虑,若是与清廷议和,争取北边三年无战事,集中精力兵力对付内乱。
未来可期!
崇祯也觉得杨嗣昌说的有道理,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是祖训。
皇太极在辽东之地称帝,已然算是割地了,岂能与他议和?
崇祯自然是不方便明讲,为了对付让他大发脾气的贺今朝,便指示高起潜以及辽东巡抚“细酌”。
可言官们一下子就爆发了,有违祖训的舆论勐地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