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僧肇的番外:临终日子(2)(1 / 1)

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诀别的味道。我心如绞痛,偏过头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终于有人忍不住哭泣,哽咽着喊:“师尊!”

他却面容平和,悲悯地将每个人的脸一一看过,喘息片刻方才说出:“罗什才疏学浅,谬充传译,所译经论凡三百余卷。唯有《十诵律》一部未及删削,存其原本,这必定不会有什么差错。但愿所译经文能流传后世,得到弘扬流通。”

众人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一时间,哭声充斥着不大的卧房。我看着师尊慈悲的脸,心痛难忍。对我而言,师尊便是父亲,是我在世间最亲的亲人。

他锐敏的目光扫视众人,声音虽轻,却是重如九鼎:“罗什愿当诸位之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话音刚落,所有人皆惊叹。师尊为了译经呕心沥血,字斟句酌,如今竟发下如此大的誓愿,真令人景仰敬佩。有人抽泣起来,不一会儿,哭声愈响,渐有蔓延之势。

师尊一直盘腿坐着,面容安详,双目渐阖,沉寂若水。我上前探鼻息,颤抖着声音向众人宣布:“师尊……圆寂了……”

这一天是姚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国师鸠摩罗什卒于长安。

高高的木台子搭建在草堂寺前,身穿隆重法衣的师尊阖眼静静平躺在木架上。陛下眼睛红肿,由太子搀扶着,执火把上前点燃了干草。三千僧人盘腿念经,夹杂着压抑的哭泣声。火光熊熊冲起,噼噼啪啪的火苗声仿如最后一曲冲天的生命之歌。跳跃的火光中,师尊祥和的面容很快吞没不见。

火烧了一个多时辰,终成一堆灰烬。待到火光全然熄灭,我与几名大弟子流着泪到灰烬里收拾碎骨。竺道生突然喊道:“你们看!”

飞灰烟灭,形骸已碎,却有舌头依然如生。所有人都围了过来,陛下瞪大眼,不置信地看着那根依旧柔软的舌头,悲恸地大喊:“朕失国师,实乃秦国之殇也!”

耶罗盯着这不可思议的舌舍利,对着所有汉僧痛哭:“师尊之学识,我们只获得了十分之一不到啊。”

所有僧众围着舌舍利,全体跪下。哭声震撼,地动山摇。松风呜咽,如泣如诉。

将舍利放入塔中封存,我久久凝视着,感慨万千。我剩下的时日也不多了,我要为师尊整理好所有译经。

此后五年,我的身体越来越弱,已是油灯将尽。当太医宣布这消息时,所有师弟悲痛万分。是啊,我只有三十一岁,寻常人看来,这个岁数实在太过年轻。可我知道,我本该丧身在一场饥荒之中,多出的生命,是上天让我做完该做的事。

看向身边书架,等身高度的一卷卷经文,我写下目录。

我的师尊鸠摩罗什法师,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佛藏、菩萨藏等等,共七十四部,三八四卷。注解《成实》、《十住》、《中》、《十二门》诸论。

这些经文,会一代代千百年流传下去,世人会记住这个名字——鸠摩罗什。

将目录放在经文上,我疲倦地躺下。再也没有过多的力气了,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从枕头下取出一个锦袋,珍重地从锦袋中拿出一串晶莹的玛瑙珠子。烛光下,颗颗玛瑙红得剔透,烛光照亮了玛瑙上七个隽秀的字。我叫人去将道恒唤来,将这串珠子郑重托付给他:“师弟,这个留给你。”

道恒接过珠子,在烛光下细细看着,惊讶地念出:“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何人所刻?”

“师弟,不必纠结于此。你只需答应我,务必找到稳妥之人,将它一代代流传下去。不可随葬,不可分拆。你可以答应师兄么?”

道恒已经决定隐居,交托给他最是稳妥不过。他仍有些诧异,却不再多问,郑重地点头。

这是那木盒里唯一没被毁去的物件。从我记事起,师尊一直戴着它,直到师母离去后才脱下放入木盒。师尊将它交托与我时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终有一日它会回到我身边……”

我想问师尊这是何意,师尊却不再言语。直到如今,我依旧不知师尊的用意。我只知道,将他的叮嘱一代代传下去……

―――――――――――――注解――――――――――――――

慧皎《高僧传 鸠摩罗什》:什末终日,少觉四大不愈。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可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后外国沙门来云:“罗什所谙,十不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