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想陛下竟胸藏诗书,此诗当真是绝妙之极啊。”许攸忍不住赞叹道,苍老的脸上,难抑那赞佩的神色。
颜良笑了笑,“朕岂是那种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的酸腐书生,此诗不过是朕的一个朋友所作,朕看到此景,忽然想起而已。”
“朋友?”许攸愈奇,“不知陛下的这位朋友是何人,竟能作出如此奇赋。”
还能有谁,当然是曹操了。
曾经的历史中,曹操远征乌桓胜利,在回师的路上,经过这碣石山,有感而发之下,才做了这《观沦海》。
这首诗乃流传千古的名篇,前世的颜良,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熟背此诗,却没有想到,今日的自己,竟有机会替曹操吟出来。
放眼天下,曹操虽为死敌,但却是颜良唯一一个真正欣赏的敌人。
如果不是为了争天下,颜良还真想跟曹操对酒当歌,纵论古今。
“一个神交已久,已然故亡的朋友而已,不提也罢。”颜良当然不会告诉许攸,这诗乃是曹操所作。
颜良不愿透露,许攸自也不敢多问,喃喃重复着这首《观沧海》,回味着其中的曼妙。
日落,天暗。
颜良感慨了一番,便下得这碣石山,休息一晚,次日大军继续南下。
数天后,颜良班师还往幽州州治蓟城,此时,关于并州晋国方面的情报,已如雪片一般送抵颜良御前。
正如许攸所推测的那样,司马懿的称帝,确实在幽冀二州,掀起了不少的波澜。
幽州方面,韩猛率代郡全郡,上谷西部归顺了司马懿,而冀西的常山,中山诸郡的西面多县,也投入了晋国的怀抱。
当初楚国大军一路北上,一直都是追着刘备在打,凡不在主战场上的冀幽州郡,但有上表归降者,颜良都令各诸太守任安本职,以安抚人心。
颜良原是等着灭了刘备,回过头来再梳理河北,将各郡实质性的纳入大楚的版图,服从中央的指挥。
但司马懿的称帝,却是打乱了颜良既定的步骤。
刘备实施九品官人法,在河北大肆启用世族豪强,诸郡太守多为世族出身,这此人即使名义上对颜良畏惧归附,暗中却对颜良充满了忌惮。
如今身为世族代表的司马懿称帝,这些世族出身的太守们,找到了新的庇护者,自然就赶紧倒向了晋国的怀抱。
因为,只有晋国,他们这些世族豪强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世世代代,无论他们是否有真才实学。
而在颜良统治下的大楚国,不管你是世族豪门,还是寒门子弟,只要你是庸才,就休想通过科举考试,休想做官。
河北的形势,一时间是风起云涌,晋国的声势,一时间是骤起。
不过,颜良却连皱头都没皱一下。
不错,司马懿确实掀起了些波澜,不少郡县也确实叛国投晋,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诸如邺城所在的魏郡、蓟县所在的燕国,以及巨鹿、广平、范阳、河间等冀幽二州的真正腹心郡国,却都牢牢的掌握在大楚手中。
河北腹地稳如泰山,纵失些许皮毛,又何足道哉。
颜良不慌不忙,留下太史慈率三万兵马坐镇蓟县,镇守幽州后,颜良自率大军还往北都邺城。
颜良回到邺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刘备的儿子刘禅,于邺城北门斩首,将其首级悬于城门上,以示震慑。
刘禅这小子已在河北各地,历数过了他父亲刘备的残暴,宣布了与刘备断绝父子关系,将刘备残存的声名瓦解,他的可利用价值,基本已经榨干。
没有利用价值的一个黄毛小子,颜良焉能留他性命,自然是一刀宰了,以震慑那些河北怀有不臣之徒的人。
杀了刘禅后,颜良第二件事,便是召集众臣,商议攻灭晋国,族灭司马懿的战略。
众臣的进言,多是赞成以北攻为附,南攻为主。
并州自古是表里山河,易守而难攻,并州北部有雁门、居庸等数座雄关,山势险恶,从北向南攻,极是难攻。
而并州南部,地势则越来越开阔,唯有仰仗黄河天险,才能成为其南面的屏障。
但现在黄河北岸的河东郡,以及更北的平阳郡大部,均为大楚所据,并州失去了黄河天险,其南的防御能力就被大为削弱。
正是因此,众谋士们建议,以幽州一部兵马,进攻代郡,上谷,威胁晋国北部。
中路则从巨鹿进攻井陉关,威胁晋国中路。
南路方面,颜良当御驾亲御,亲率大军从河东北上,直取晋阳。
如此,三路合围,必可一举荡平晋国。
颜良权衡了一番,便准备采纳众谋士的战略。
正当这时,御林军士急入,将一道来自于河东的急报,送抵御前。
“启禀陛下,张将军急报,司马懿率八万步骑,由晋阳南下突袭我平阳郡,张将军力战不敌,只能弃守平阳城,退守汾阳,请陛下速发援兵相救。”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