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子原名叫周卫国,现在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稀疏,体型略瘦,脸上也留下了一道道岁月的刻痕。
周夫子是八十年代初的高中生,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了。
八十年代初的高中生,当时就是去城里也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了。
周卫国也是龙窝村土生土长的人,在去外面读书后,看到外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自己的村乡亲们还在使用祖辈沿袭下来的耕作方式,过着闭塞贫穷的生活。
两相对比之下,周围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到了,经过苦苦的思索和探寻后,让他知道了龙窝村贫穷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村民们因缺乏知识带来的愚昧和落后。
周卫国认为龙窝村要想发生改变,首先就得用知识的力量让乡亲们从愚昧无知中走出来,才能上村子发展和改变。
所以,毕业他放弃了在城里发展的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位教师,立志要下一代从缺乏知识导致的愚昧和贫穷中解脱出来,过上富裕的生活。
到现在,村里四十岁以下过学的人,全都是他的学生,很受村民们的尊重,在村里的威信也很高。
村里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都叫他周夫子,到现在本名倒每没人在叫了。
周夫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村里人需要写对联什么的都回去找他,他也很乐意帮忙。
这对联在农村还是必比较重视的,过年贴对联就不说了,像遇到红白喜事那也得贴对联。
尤其是过年或者搬新家的时候,那对联还比较讲究,院们、大门、卧室、厨房的对联都各不相同,都是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喜庆溢美的对联,比如像牲畜圈贴的是六畜兴旺,粮仓就的贴谷粮满仓……
“老师好!”牟辉阳也是周夫子的学生,对于这位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龙窝村教育事业的老师,牟辉阳对他一直都怀着一种尊崇的敬意。
老夫子不是没有离开龙窝村的机会,不说别处,就是滨河镇的中心小学,就有好几次想将他调去中心小学任教,但都被他以龙窝村的孩子们离不开他为借口给拒绝了。
龙窝村小学,教育局也先后派了好几位老师过来,但这些派来的老师最长的也没在龙窝村小学待满一年,就想方设法调离了。
到现在,整个龙窝村小学也就周夫子这个老校长,带着一个村里派出的人支撑着整个龙窝村小,带着几十个学生。
“辉阳,回来了啊?”周夫子阁下手中的笔,笑了笑问道。
“嗯,刚才去镇上买了点东西,这才回来。老师,来抽这个。”看到周夫子要去掏烟,牟辉阳连忙将自己刚抽出来的玉溪递过去,并给他将烟点上。
牟辉阳将兜里还没开过的一包玉溪一起塞到周夫子的手中说道:“老师,这包烟你先拿去抽。”
“这烟好是好,就是一点劲都没有抽着都不过瘾,我还是习惯抽以前那烟,有劲。”周夫子抽了一口手中的烟,将那包玉溪塞回去说道。
“老师,这烟醇和,抽着没那么燥,你就拿去试试吧。”牟辉阳又将烟塞回去说道
“你小子啊,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倔。”周夫子将烟揣进兜里,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