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我昨天晚上上网的时候就看到了,说什么都有,你看了说不定还会惹一肚子气呢。”刘晓梅仍由牟辉阳搂着自己的小腰说道。
“现在言论自由嘛!他们想说什么那是他们的事,我就想看看他们都说些什么。”牟辉阳一边回答,手上飞快地点开一个他熟悉的当地最大的论坛。
进入论坛里面一看,果然那些网友们说什么的都有,牟辉阳一条一条地慢慢看起来。
“就龙窝村那被大山环抱,相距几十里的大山之外才有人烟的偏远之地,学校修得再好除了自己村里的孩子,别的地方的人怎么可能将孩子送去他们学校读书,这纯粹就是在浪费。”
“是啊,龙窝村的人傻,为了出风头竟然花那么多钱在一个山窝窝里修学校,到时学校修好了没人去读,看他们怎么哭。”
“也不能这么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这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龙村的学校教学质量好,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将孩子送去那里读书的。”
“同意,我听说龙窝村的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那里青山绿水的,要是孩子们去那里读书,和让孩子在城市里每天吸收那些被污染的空相比,我觉得让孩子去那里读书,还能够享受到自然氧吧,也很不错的。”
“楼上的,你们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我所知,目前龙窝村小学就一到三年级三个班级,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到他们镇上去读书了,并没有在龙窝村现在的学校就读。”
“为什么??求解!!”
“因为龙窝村以前实在太穷了,加上交通又不便利,出一次村要几个小时不说,还弄得人一身的黄土灰尘。由于这个原因,上级分派到龙窝村的老师,没有一个能够在那里呆上一年就纷纷找关系调走了。”
“目前,龙窝村就一个八十年代村里出的高中生,带着另外一名后来读过高中的村里人,支撑着一到三年级这三个班级,要不然龙窝村的那些孩子,七八岁就得跑几十里路到镇上去读书。”
“呀!没想到龙村的孩子以前读书是那么艰难啊?真可怜!”这显然是一位有强烈同情心的妹子的留言。
“龙窝村以前的条件是够艰苦的,就是那些在村里读到三年级的学生,好多后来都辍学了。不过现在龙窝村的条件和以前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有哪些变化?赶紧说来听听!”
“首先,现在龙窝村进村的公路都修成了六米多宽的水泥路面,村里的村民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而且龙窝村的环境确实不错,大家没事的话可以去看看,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玩的项目,但去享受一下大自然提供的天然氧吧,呼吸一下那里清新的空气,看看村子四周那浓郁的苍翠,也是很不错的。”
“我靠,搞半天哥们你这是在为龙窝村打广告啊!”
“就是,鄙视你!”
“你应该是龙窝村的人吧?要不然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慎重申明,我只是一个知情人,不是龙窝村的村民,但我有一个很好的同学是龙窝村的,我去他们村玩过不少次,才知道的这么详细的,而且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绝没有欺骗大家。”
牟辉阳将这位免费为龙窝村做宣传的人的扣扣号记了下来,想到今后这人要是来龙窝村了,自己一定得请他喝酒。
他又看了一下别的网站上面有关龙窝村的信息,对于捐资建学校这件事情,网民们是褒贬不一,但说损话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