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武器(五)(1 / 1)

徐峻的资料库里也没有这支榴弹枪的图纸,但当年北约也买了一大堆美械,博物馆里怎么会少了这玩意儿,说实话整套系统的技术含量不算是很高,当然这只针对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而言,换成材料和加工技术都比较落后的国家,那么还真的很难把它给逆向仿制出来。

它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在专用的弹药上面,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大规模精密制造技术,很难控制住产品的质量,如果次品率高居不下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到它的生产成本,当费效比超过了某个心理数值,那么这种武器就失去了装备它的价值,因为会有一堆相比之下更廉价的方案来替代它的存在,比如枪射榴弹与无后坐力炮,亦或者各种手榴弹抛射器。

德国的精密加工技术在当时是处于欧洲前列的,当然不会存在制造不出这种弹药的问题。美军装备的4043mm低速榴弹研发出了一个家族,半个世纪以来开发出了十几款不同性能和作用的弹型,就算是最基础的弹壳都足有五六个型号,更别提内部五花八门的装药和各类特种引信了。

徐峻可没有把它们全都仿制出来的想法,他现在只需要最基础的几种型号,德军打得不是特种治安战,而是一场传统的正规战争。

德军将会面对面的与敌军展开鏖战,对手不是东南亚丛林的乌合之众,而是受过系统化军事训练的正规军人。

所以德军的武器和弹药都必须适用于这种战争模式,双方比拼的不光是武器数量和所投放的火力,还有士兵的素养,军官的指挥能力、以及最关键的后勤补给能力。

弹药的型号方面必须得到统一,否则必定会引发后勤系统的灾难。徐峻准备了四款弹药,第一种是常规的高爆杀伤榴弹,这是用来对付无装甲目标的,装填有一个成型破片战斗部,爆炸后可以产生超过两百片弹片,致命杀伤区直径五米,但是在十米范围内弹片依然有不小的杀伤力。

第二种是反装甲榴弹,采用空心装药弹头,可以击穿五十毫米厚的装甲,这是用来对付轻装甲车辆和钢板步兵掩体的,拿来攻击中型坦克就显得有些吃力了,所以对付坦克最好还是用专业的反坦克武器。

第三种是白磷发烟弹,里面装填了白磷作为发烟和燃烧剂,爆炸后内部的白磷会向四周散布开,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白烟,瞬间制造出一块直径大约七米的烟雾带,并且可以在微弱风力下维持两分钟左右。这种烟雾弹主要用来攻击敌军阵地和筑垒地域,遮挡对方火力点的视线,同时也可以在敌军阵地里纵火,杀伤敌军人员的同时制造恐慌与混乱。

第四种弹药是照明弹,发射后在大约一百五十米的空中引爆,弹射出一个带有照明剂的小降落伞,可以提供半分钟的照明时间,别嫌时间太短,在全面戒备的阵地上,半分钟时间足以让士兵看清目标区域内的情况,并且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了。

徐峻预计到榴弹枪的列装,甚至会改变德军的城镇作战模式。在正规作战中,敌军阵地上的重要目标会被德军装备的各型火炮和速射武器反复点名,不会给枪榴弹留下多少发挥的余地。不过到了城镇巷战以及敌军的密集筑垒地带,那时候榴弹枪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是对付房屋和街垒内顽敌的最佳武器,清理一个隐藏在民居里的火力点,也就是一两枚枪榴弹的事情。

如果现在欧洲战争还在继续,那么徐峻无论如何都不会拿出这款装备,因为这种弹药的弹壳全都是铝合金冲压铸造而成,如果英国的海上封锁没有打破,那么德国根本就消耗不起制造这种弹药的材料。

欧洲缺少铝矿,当时拥有大规模铝矾土矿的国家只有匈牙利和法国,但在四零年两国加起来的铝土产量都没有超过一百万吨,根本无法满足全欧洲的需要。所以每年欧洲都需要从南美和东南亚殖民地进口大量的铝,最主要生产地是荷属苏里南和荷属印度支那。

提炼铝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这可不是非工业国家承担得起的,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拥有强大的冶炼能力,也是因为附近的几座大型水电站和火电站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所以德国只要得到原材料,产量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现在德国已经摆脱了历史上那种困境,不再受到物资匮乏的困扰,只要肯花钱,铝这种材料,可以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徐峻:咱可是纯正的欧洲人,不信看我立马大建一条h39让你瞧瞧。魏尔勒:不要冲动啊,元首!∑(っ°Д°;)っ)

而且元首可不只满足于进口,他早就把贪婪的目光放到了富饶的非洲大地上,几内亚目前还是法国殖民地,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铝矾土矿藏,光是勘探出来的就有七十四亿吨,足足占据了世界铝土四分之一的储量。

徐峻怎么会放着一堆宝藏不去开发,目前整个非洲几乎全都是欧洲的殖民地,这时候可没有什么黑人民权组织,美国黑人还坐在公交车的隔离区呢,对非洲的任何掠夺行为,都是附和当时的价值观的,压迫有色人种劳工,更是在整个欧美文化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权力。

德国已经获得了在非洲英法意比葡等国殖民地内勘探和开采矿产的权力,当然不是白拿的,德国也会给予对方企业内的股份,用来抵扣掉购买土地的资金。

徐峻手里有一批贵重矿产的资料,大大节省了勘探的时间和资金,有些只需要机械进场就能开采,最大的成本反而消耗在矿石的运输上,不过对于拥有先进筑路技术的欧洲人来说,修一条公路或者铁路并不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需要耗费的无非是人力和金钱而已。

欧洲战争让各大资本主义国家损伤了元气,野兽们全都已经饥肠辘辘,或许在文明世界他们还能装成一群绅士,但是到了莽荒的非洲,他们会肆无忌惮的暴露出本来面目,欧洲的繁荣市景背后,不知道埋葬着多少非洲人的尸骨。

徐峻被称为上帝的使徒,不是什么圣母,他不会跳出来说什么自由和人权,作为一个法西斯独裁者,说那种话会让人觉得他在玩反讽。

要是迈不过眼下这道关口,他自己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非洲人民的权益,当然他会对掠夺过程中的某些行为进行限制,尽可能的投资一些当地的基础建设,也算是稍作一些回报吧。

话题转回来,目前德国根本不缺原材料,钢铝油弹一应俱全,唯一缺少的就是把这些资源转化成实际战斗力的时间。

40毫米枪榴弹还在图纸上,克虏伯的技术人员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试验,比如结构复杂的安全引信。其实历史上美国人采用的安全引信,这并不是什么新开发出来科技,惯性保险技术早就已经运用在各种高炮的引信中,就连意大利设计的手榴弹,其中也采用了惯性保险。

简单点说,弹头因为膛线的作用,离开炮口后就开始连续旋转,旋转时产生的惯性导致引信内部结构随之转动,直到弹头转足预定的圈数之后,击针和火帽间的导孔终于连成一线,击针的运动不再受到阻挡,这时引信才算进入了战斗状态。

说起来整个过程的时间好像很长,其实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时间,这时候榴弹差不多飞出去三米左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撞到障碍物不会引爆榴弹,避免伤及自己人的事故发生。

徐峻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士兵武装到牙齿,无论是比喻还是字面上的意思,在他看来如果消耗一吨钢铁可以拯救一个士兵的生命,那么消耗就是了,到时候他就能获得一个具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在某些时候要比一百吨钢铁都要有价值。

ps:谢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