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首场科举分为两场,首场考四大科目,包括经学、史论、策论、格物。第二场考四小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算学。
不过为了避免报考的学子擅长后面的四小科目,但是前面的经学、史论等不突出,所以两场考试并没有说直接连接,哪怕是第一场考砸了,第二场依旧能够参加考试。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场科举并不仅仅是为了录取通古博今的人才,同样而是为了录取在近代科学方面的人才,而这两方面的人才录取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场考试里,董离和其他学子一样,传统的经学对于他来说没什么问题,出的考题虽然也算难,但是对于能够在前清时代一路杀到院试并考上秀才的学子们来说没杀大问题,因为做八股文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本能了,大多都能够破题写出来,区别只是写的好坏而已。
但是其他的史论、策论以及格物三科的难度就是大一些,很多学子包括以前的董离,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传统读书人,天天埋首四书五经,有些人甚至连史书都看得少。
而史论和策论的题目虽然不2,要求文才,但是对考上的自主思考下以及博学要求相当高,要想说出个所以然来可不容易,尤其是策论的几道题目,都是当代的一些重大问题。
首题说的生丝和米粮的冲突利弊,第二题说的是司法问题,第三道说的是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你让内阁的那些官员们来作答都不一定能够说的出来,而考生们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不容易啊。
反倒是格物一科。虽然是新出现的科目但是由于提前公布了要靠格物,教育部方面也是提前印刷发放了诸多书籍。这一个月来几乎所有学子都在临时抱佛脚,日夜苦读这些新籍,加上格物所谓四小科的一个汇总科目,出的题目出了少数几道压轴的题目外,其他的都是一些常识。
只要你在过去一个月里下了功夫死记硬背,不说拿满分,但是混一个及格线问题不大。
董离是一道题接着一道题写,其中在策论上花的时间最多,三道策论加起来。写了至少一万余字。
一场考完,整个人都是快要累虚脱了。
交了考卷出去后,路上不时听见其他学子在谈论考试的情况!
“唉,那几道史论实在太难,我往日里对史书看的少了,这一次要过恐怕是很难!”一个中年考生唉声叹气着。
也有人说着:“史论还好,策论的那三道我只做了一道,其余两道都是胡乱写的!”
很奇怪的是,大部分人都和董离一样。没觉得新加入的格物一科有多难,反倒是史论和策论两科难道了绝大部分学子。
此时,文昌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是走到了董离身边,然后也是哭丧着脸道:“这一次经学估计是没考好!”
董离一听也不觉得意外。文昌林的经学功底本来就不怎么好,当初能考上秀才都是侥幸,他也不好出言安慰。不然有卖弄之嫌,当即就是道:“哦。那你其他三科考的怎么样?”
说起其他三科,文昌林却是马上转换了脸色。露出一脸喜庆道:“这还用说,你知道我的平时喜欢看杂书,这史论和策论六道题都做了,我想应该不会太差,格物的话也全答了!”
董离道:“这就好,很多人的史论和策论都没考好,只要把这两科把握好了,考上的希望极大!”
“是吗?”文昌林虽然说出的是疑问句,但脸上却是笑容更浓郁了。
“走,回去休息一番,然后我们秉烛夜读,备战下一场!”文昌林说罢,就是快步走了,前头有几个奴仆打扮的家人已经候着了。
董离自然没人来接,只能是自己徒步回家,回到家里,又是把考试的事说了给母亲听,董母听他说全部题目都答完了,面露欣慰之色:“好,这就好,我之前炖了鸡汤,你喝了再用功!”
说罢就是起身!
董离看着脸色苍白中的母亲,那里忍心让再其劳作,当即就是道:“我自己去就好,您歇着!”
董母没坚持,就是继续躺回床上。
董离出了房门,就见外头的妹妹董璇小跑了过来:“哥哥,哥哥,我都煲好汤了,娘说哥哥你喝了鸡汤就能中举呢!”
看着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妹妹,董离蹲下身来擦着她脸上沾上的草灰,可是越擦越脏,让她的脸上彷佛成了小花猫一样,再低头看看她身上穿着宽大、用自己的旧衣服改的衣服,一时间竟是说出话来。
前两年的时候自家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中等之家,家中有良田百亩,但是奈何多病多灾,如今田宅皆变卖,原来的一家老仆也是被迫送了出去,如今一家三口只能依靠自己给他当账房获得的微薄薪资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