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陕甘动乱(1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791 字 2022-10-06

这个林达标倒是胆子够大的,四艘五千吨的主力战舰?这种规模的战舰在当代而言,即便是在英法等国里也是名副其实的一等主力舰啊,哪有这么容易就造出来,即便是三四千吨的战舰,在当代也是主力战列舰的行列了,不是那么容易造的

先不提海军有没有钱购买,但是以上海造船厂目前甚至未来数年的技术实力而言,也是很难完成这种巨大规模战舰的建设的。

当代的战舰还停留在木制的阶段,而要想把木制战舰造到四五千吨那么大,所需要的技术不是一般的高,比起十几二十年后造万吨的铁甲舰都要困难。

倒是那些千吨左右的巡洋舰要简单一些,现在的上海造船厂就能够制造,尽管造舰成本相当高昂,比进口都要贵得多,但是总能造不是。

今年上半年上海造船厂向海军方面交付了一艘海军内最大,同时也是最新式的巡洋舰苏州号,吨位达到了一千三百吨,比前面的几艘大了两百多炖,依旧采保守的木制船体,动力方面采用林德机械公司提供的两台专用舰用蒸汽机,纯蒸汽动力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九节,依旧保留风帆,蒸汽和-□,风帆同时使用的情况下,预计航速可以达到十四节以上,当然了极限航速得看老天的风有多大了。

其舰炮乃是林德机器厂的生产的后装线膛炮,前后各装有一门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两侧装备了总计四门的一百二十毫米副炮,火力上比原有的三艘千吨巡洋舰要多一门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

值得注意的是海军采购苏州号的价格高达二十万圆之巨。如果是换成当代的世界主流货币的话,大概是四万三千英镑左右。

但是海军向几家洋行询问向英国订购战舰的时候。人家洋行的一艘一千五百吨的巡洋舰不过报价三万五千英镑而已。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自造的战舰在价格上其实是要远远超过进口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造军舰。尤其是近代军舰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生事务,尽管可以勉强生产出来但是需要比国外更花费精力,你想啊人家国外的造舰都有成熟的蒸汽机直接使用,但是中国这边都是林德机械公司自己新研发的,而且大型的舰载蒸汽机采购量并不高,由于价格昂贵很多民用船只是宁愿直接进口外国,尤其是法国的蒸汽机的。目前林德机械公司的舰载蒸汽机基本都是靠着海军的订单支撑着。

这总产量少,无法形成规模效用,无法分摊研发成本以及组建生产线的成本。这单价自然也就高了起来。

此外也和中华帝国海军目前已经大规模采用后装线膛炮有关,这后装线膛炮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但是唯独要重点提一提的就是目前的后装线膛炮价格实在太昂贵。

由于对加工精度非常高,目前林德机器厂在生产大口径的后装线膛炮上报废率相当高,基本上要一个批次四根炮管进行加工,但是最后的成品最多只有一根,甚至有的时候四根炮管全部报废,不得不回炉再造。

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目前帝国的后装线膛炮的价格是相当高昂的。一门几千上万圆的价格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至少陆军那边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几十门几十门的换装。

现在帝国购买的远洋战舰上,舰炮成本至少占据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唯一能够让人欣慰的是,就是现在造船厂的工人们工资比国外的同行要低得多了。基本上同样职位的同为,上海造船厂的工人工资只有英国造船厂工人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工资。

不过,这薪资差距只限于普通以及低技术工人。高技术职位,尤其是聘请洋人担任的职位。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多,都是年薪五百英镑甚至一千英镑起步。

海军方面采购一艘千吨级别的巡洋舰都得差不多二十万了。而且这还不算后续的维护费用呢。

如果海军的规模真的扩充到林达标计划书里描述的规模,那一年至少得两三千万砸下去,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每年都得持续投入,一年不投入的话就会落得和北洋水师一样的下场。

每年都投入几千万圆的话,这个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中国也不是只有海军,还有一个庞大的陆军呢,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也没有什么需要远洋战舰去保护的所谓海外殖民地利益,所以当代中国的核心支柱并不是海军,而是陆军。

保持一支庞大规模的陆军是中华帝国的既定国策,这一点是林哲心中早有决定的。

如果海军的规模过大就会影响到陆军的建设,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事!

不过林哲虽然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陆军上面,但是海军的建设也是有所关心的,毕竟中国的漫长海岸线是需要海军来保卫的。

但是具体怎么发展海军,林哲就得深思熟虑一番了,总不能海军方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后续怎么扩充海军的舰队规模先不去说,但是目前海军归属于陆军下面,甚至连作战指挥的权力都被陆军所掌控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得到改变了。

当初打造联合参谋部,把海军的作战指挥权直接整合到陆军里头,那是因为海军的规模实在太小,只能作为陆军的运输以及炮火支援力量而存在,然而这种情况以后肯定是不能继续保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