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皇陷入了沉思当中,沉重道:“本来我的首选结盟对象是奥匈帝国,现在看来,这个帝国,并不牢靠,似乎存在很多危机。”
“陛下是说那些奥匈帝国的少数民族吗?其实也不是完全别无选择还有一条路就是去美国,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奥匈帝国斯拉夫人移居美国,他们是最早逃离哈布斯堡国家的人,但他们不是出于对帝国的仇恨,而是出于对奥匈协约,以及奥匈协约赋与匈牙利人的压迫地位导致的苦难不得不离开哈布斯堡国家的。”曾纪泽道。
“我指的不是这个,你有伊藤博文的消息吗?”华皇摆了摆手,问道。
“有,我一直都在紧盯着日本人的动向,伊藤博文到了欧洲之后很活跃,在英国逗留之后,现在正在游说法国人和德国人,共同对付我华国,据我的分析,华国要想获得一个欧洲列强或者次强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相比于日本来说,华国实在是太强大了,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愿意看见华国强盛起来!”曾纪泽斩钉截铁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类似的话,曾纪泽其实以前就在电文中向华皇汇报过,是华皇自己不死心,非要到欧洲来看看,这一次才到访了三个国家,华皇基本上,已经同意了曾纪泽的看法了。
“你认为奥匈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连帮助华国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吗?”华皇疑惑道。
“差不多是这样,因为他的海军不强大,现在世界上,谁的海军强大,谁才最具有话语权,除了英国,就是法国最强大,所以,英国和法国是最有话语权的国家,其次是沙俄,还有正在崛起当中的德国,真的能攀上关系的,只有德国人了,而我们得罪了英国,法国和沙俄,华国现在想要展开外交局面,确实是很困难。”曾纪泽实话实说道,“值得关注的还有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现在已经有重新建立塞尔维亚王国,并继续扩张领土,成为巴尔干地区不可小视的势力。”
塞尔维亚从摆脱控制扩充领土,到真正独立继续扩充领土,受到“统一南部斯拉夫”思潮的影响,塞尔维亚越来越多的民众认为应该把南部斯拉夫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以求永远摆脱各大国的控制。
但事实上想永远比做简单,巴尔干地区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虽说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属于同根,但是经过多年得发展演化,早已不同,而且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地区信仰天主教,而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地区信仰东正教,双方虽然是基督教的分支,但由于利益纠纷却是水火不容。
在利益共同的时候,可以联合起来,利益不同的时候,就会分开来。
实际上塞尔维亚人不过是因为接连的胜利而野心膨胀罢了,“统一南部斯拉夫”不过是个借口,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获取利益才是每个国家要做的事。
华皇和曾纪泽又聊了一会,曾纪泽的意思是,华皇现在在外交上,最好是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让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就像是现在的奥匈帝国一样,牺牲那些因为塞尔维亚崛起而损失的贸易。
奥匈帝国干脆对塞尔维亚妥协,不对塞尔维亚人养的猪征收高额关税。
然后让时间给帝国新的机会。
民族主义这场十九世纪飓风,带给人类二十世纪的沉重灾难,但是民族主义只是一个幻想,一个群体认同感的幻想,这些幻想只在赤贫的下层阶级身上才能压倒一切。
在上层、有产者和中产阶级身上,民族情绪只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真诚的决心,相反当帝国真的即将瓦解的时候,捷克人反而是反对的,因为它们的工业品将失去广阔的中欧市场和亚得里亚出海口。
普遍的社会进步和工业化,会壮大中产阶级的规模,让现实的利益判断压倒虚无的民族情绪。
同时开明的专制统治,当然这种专制统治指的是奥匈帝国末期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采取的那种,在帝国议会吵成一团一事无成的情况下,通过皇帝敕令统治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和解。
华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华国总是会投票表决,在大事上,其实华皇一般都是先定好了基调再开会,很少会形成大规模的争执局面。
克制、暧昧、坚定的捍卫自由主义的靠皇帝敕令推行的保守政治,以及社会的工业化,如果能够争取到足够久的和平,就能冲淡十九世纪的民族主义臭气。
保卫一个优雅、开明、有教养的中欧大君主国。
曾纪泽认为奥匈帝国的地缘政治,帝国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华皇认为奥匈帝国的问题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大。
华皇虽然对于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哪些人是哪些集团,哪些集团赢得了胜利,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上了初中的人都知道,因为初中就有历史课了。
奥匈帝国灭亡绝不是单纯的是因为地缘关系,奥匈帝国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灭亡的。
当帝国这艘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候帝国的各民族迫不及待的逃离它,卡尔皇帝被迫放弃了帝国流亡国外,斯蒂芬茨威格满怀忧伤的描述了他目睹皇帝的火车离开奥地利的情景。
奥匈帝国被一副它无法承担的重担压垮了,但是这幅重担同样也压垮了德意志帝国,在这个问题上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畸形的民族国家,并没有表现出比奥匈帝国更多的优越性。
奥匈帝国在1918年崩溃了,卡尔皇帝离开了他的帝国,但是霍亨索伦王朝也在1918年崩溃了,威廉皇帝也离开了他的帝国。
沙皇俄国这个蒸汽压路机,1917年它的帝国就灭亡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超过了参战的三大君主国的承受能力,压垮了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奥匈帝国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在民族方面采取何等疯狂的民族主义手段,它都依然撑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的必然性就体现在这里。
但是,华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的偶然性。
奥匈帝国,还有之前结束的对希腊王国的访问,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现在的这个保加利亚王国,其实大家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王国这种封建化的形式组织,如果控制的不好,很容易翻船,这也是华皇警惕的地方。
虽然华国现在是华粹党领导下的,正在迈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这么一个形势,但根基同样是不稳的,只是华国是单一民族,不存在巴尔干地区这么复杂的情况罢了。
并不是一定要发生的,而且,华皇对于这些帝国倒台,是警惕的,再强大的国家,都很难承受战败的压力,打仗输了,对上层建筑肯定是摧毁性的打击!
他自己一定要引以为戒,所以华皇才在建国后,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愈发的谨慎了。
奥匈帝国的工业化的黄金时代是1880年代,随着这个“镀金时代”的来临,帝国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但是城市无产阶级也随之兴起。
帝国自由派保持着1848年那一代追求自由、解放和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们寄希望于民主化改革,缴纳直接税10克朗以下的那部分选民随着选举制度改革,普选权的进步,能够为他们的事业提供新的动力。
但是当这部分选民真的出现的时候,他们被他们期待的人民震惊了。
这些世纪之交的选民,对1848年的理想已经失去兴趣了,这些人就是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无产阶级,奥匈帝国的种种潮流都跟这个新兴阶级分不开。
在德意志帝国俾斯麦同样遇到了这些人,1880年代的俾斯麦震惊的发现他寄予希望的民族党根本不可能构成一个支撑政府运作的议会多数党。
工业化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激进派的力量就来自于这些人,而日耳曼人里的民族激进派追随“玫瑰骑士”冯舍内雷尔,舍内雷尔从各方面都可以看作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先河,包括他的追随者用来称呼他的头衔“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就是舍内雷尔这条藤上结出来的另一个毒瓜。
奥地利天主教会、大贵族、试图面对这个灾难性的新时代。
1880年代维也纳大兴土木,但是人口仅仅上升15%。
奥匈帝国要做的就是平静的驶过这湍急的工业化导致的社会的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