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媳妇笑着出去,一个个回去备回礼去了。
与此同时,王秀还给长公主府送了年礼,还有一份是给东宫余得水的。
长公主收到信件,看了以后问道:“东宫余得水是谁”
吕嬷嬷连忙解释道:“就是殿下生产那一夜,殿下让带王娘子来的小太监,他和王娘子一直守在门外,后来王娘子见殿下大危,叫余公公去叫的太子殿下。”
长公主一听,觉得王秀都知道要谢谢余得水,她却忽略了,便又备了一份礼,让人连同王秀的一起送去了东宫。
太子殿下以为是阿姐送来给他的,结果听见下面的人说是送去给余得水的,不免惊讶。
好在来送礼的是吕嬷嬷,又笑着解释了一遍。
太子知道是王秀先送的,便有些好奇。不过他没有打开余得水的,而是问吕嬷嬷道:“王秀给阿姐送了什么”
吕嬷嬷道:“都是些民间淘来的小玩意,大多是送给小公子的,送给长公主殿下的有磨好的珍珠粉,珍珠手串,珍珠头簪等等。另外还有养颜方子,和小儿养护详解,写得十分用心。”
太子听后,颔首道:“你转告阿姐,若她有什么难处,尽管明说便是。”
吕嬷嬷笑道:“那王娘子并没有什么说什么难处,她给长公主殿下的信里提到,长公主殿下给她的两万两,她已经在无锡惠山和锡山相邻之地选好了地建学堂,就在龙光塔下,等元宵节后就要动工了。建成后,还想请长公主题名,希望以此来激励学子们勤学苦读,踊跃龙门。”
太子眉头微动,这倒是意外。
不过他暂时没有表态,而是道:“且让她先建成,绘图来看。”
吕嬷嬷应是,随即去了余得水的住处。
余得水知道王秀给他送来了年礼,心里十分惊讶,也有些忐忑。
他担心王秀贿赂他,但东西又是吕嬷嬷送来的,他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果不其然,当打开以后,吕嬷嬷也愣了一下。
原来王秀给余得水送的是民间的一些小画书,民间人物小泥人,还有小水牛等,再然后便是两罐茶叶,王秀在信上说是贵州产的云雾茶,价钱虽然不贵,但胜在好喝。
且这种茶不需要洗茶,沸水浸泡即可。
吕嬷嬷等余得水都查看过礼物后才离开,她也将余得水的年礼默默记下,回去后照原样说给长公主听。
长公主没怎么在意,她正在看王秀写给她写的小儿养护详解,里面详细地写了小儿腹泻,小儿发烧,小儿咳嗽等疾病发生时,应该要用到的医治方法和药物。
她还在其中备注,希望长公主不要太紧张了,以免用药过度,造成小儿身体负担。
长公主看完以后,心里大为感动。她之前就是因为孩子腹泻,太过紧张以至于让太医换了不少方子,等孩子好些,脾胃却弱了。好在王秀这本书里就记载要如何给小儿调养脾胃。
虽然才看了十几页,但长公主却已经感慨道:“她若在京城多好,安年的身体一定会更健康的。”
吕嬷嬷连忙道:“王娘子不好抛弃夫家的,这也正是她的可贵之处。”
长公主何尝不知,只是有些感慨。长公主府每年不知道要收多少年礼,可这个年礼是她收到最感动的一份。远在无锡的王秀,亲笔给她写下了小儿养护详解。这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还绘图标注出小儿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生怕她过于担心。可如此一来,她定是查阅古籍,废寝忘食,专注于心才能赶着给她送来。
想到这里,长公主便道:“将封地送来那些古籍都写进回礼单里,剩下的我明日再亲自挑选。”
“阿秀要建学堂,想必也是需要这些古籍的。”
吕嬷嬷会意,跪下时心里忍不住暗惊。
除了太子殿下,长公主殿下还是第一次如此亲切地称呼一个人的闺名,想来这个王娘子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