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
第一条,第两条,第三条,第四条……
这次是横舱壁。
线条越来越多,
船身,
龙骨,
内部的支撑结构,
披水板,
铆合结构……
长宽高比例截然不同,一艘大船,渐渐有了雏形!
郑和下巴脱臼了,可他顾不上这些,朱…朱瞻墉怎么画出来的?
他不是没有搜寻过,也派锦衣卫寻找会制图的匠人,除了工部,很难有人能画出来。
因为他们都没见过船图。
郑和低头,看了眼自己因握笔满是老茧的双手。
………
奉天殿中。
朱棣正眯着眼睛,伏案翻看典籍,时而思索,时而露出笑意,朝中很多忧心的事,也只有看史料,才能有片刻清闲。
老太监托着云展凑过来:“陛下,郑和求见。”
旋即,郑和快步进入大殿中。
“陛下,臣有事禀报。”
小太监小心翼翼展开一张泛黄的大纸,乱七八糟的线,待到完全展开,一副恢弘庞大的船图,跃然纸上。
朱棣愣住了,双眸渐渐明亮,看了许久,才抬头看向郑和:
“朕从未见过这幅船图,前朝留下的?”
“陛下,这是方才画的。”郑和摇头。
“这…能出海吗?”
“臣还不知,但臣想试试,如今松江府还有木料剩余,本欲督造十艘这样的宝船。”
郑和没把话说满。
这艘船最大的特点,便是长宽高的比例变了,底部加固许多沉重的大木,郑和虽未试过,心中却隐隐预感。
此船能出深海。
朱棣眯着眼睛,沉声道:“命松江府的舱工督造!”
“臣遵旨!”
郑和略一躬身,抬头:“臣此番下西洋统率万余人,拜谒各国,需通晓大明繁文缛节,才不失礼仪。”
“有屁就放!”朱棣不悦。
“臣想带走宫里八十个大监!”
郑和继续:“海上风浪大,疫病盛行,一旦发生传染,便要死许多人,臣多带些人稳妥些。”
朱棣眼神渐渐冷了下来:“去大内挑人吧!”
郑和正欲转身退出去。
朱棣看了眼船图,突然好奇问道:“这船图谁画的?”
“是瞻墉殿下。”
……
此刻,汉王府。
一个火急火燎的管家进入正堂,对着主位上的威严男子说:“汉王,宫里刚传出消息,郑和要带宫中八十个大监下西洋!”
“什么?”
朱高煦懵了下。
喝到嘴里的茶,差点噎出来,这些大监,他打点了许多钱银,其实也是学当年的朱棣。
朱高煦很快冷静下来。
“郑和不会无故带走八十个大监,宫里出了何事?”
“郑和给陛下一副船图……”
“小的打听到,是瞻墉殿下画的,前两日,盛公公克扣他的用度,被瞻墉殿下赏了一耳光,您说会不会是瞻墉殿下有意……”那管事道。
朱高煦眯起眼睛,脸上似是陷入了疑惑,他从未正视过这个色厉胆薄的三侄儿,一个受宠的朱瞻基就够难受的,现在又来个朱瞻墉。
那管事急道:“汉王,不如去宫里觐见,让陛下换一批人?”
“父皇下西洋,决心昭然,满朝文武劝谏都无用,本王去也是徒遭训斥。”朱高煦摇摇头,不想反对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