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峒辈分最高的是列祖辈,就连峒王也得叫一声爷爷,迄今二百多岁。
晚辈只限于两族直系晜孙辈。仍孙和云孙辈的未成年,不宜参加仪式。晚辈一律靠北面向长辈盘腿而坐,新郎新娘在第一排,按男左女右排列,身后均为本家晜孙代表。
祭师、典礼官、乐师及鼓手等均靠东西两侧。
典礼官面向祭堂深鞠一躬,高声唱道:
张灯结彩引辉煌,
五色云彩呈吉祥。
青鸾对舞千秋会,
龙凤和鸣百世昌。
“嘟……!嘟……!嘟……!”号角三声长鸣。
“嗷呜……!嗷呜……!嗷呜……!”十二匹獒龙仰天嚎叫。
六男六女龙兄龙妹从祭堂两旁漫步步入祭堂,转身面向始祖神像上香。
典礼官高唱:
盘龙跨海斩妖孽,
始母携子过三江。
缅怀恩德永不忘,
共饮千秋百世芳。
典礼官唱毕,所有晚辈,包括新郎新娘全部从坐姿改为跪姿。
典礼官高唱:
一拜天地日月星,
二拜东方甲乙木,
三拜南方丙丁火,
四拜西方庚辛金,
五拜北方壬癸水,
六拜中央戊己土,
七拜应龙女魃德,
八拜始祖始母恩,
九拜九代老祖宗,
十拜盘龙情谊重。
新郎新娘带领众晚辈向始祖、獒龙、长辈磕了足足十个头。
“咚!咚!咚!”长鼓重击三下。
龙礼司的教师们用龙语低声吟唱:“拜堂歌”。新郎新娘及晚辈全体跪地双手合十默默感恩祖辈的恩德。约莫一盏茶的光景,“拜堂歌”唱毕,一群龙兄引领獒龙退场。一群龙妹搀扶长辈退场。
一阵“呯呯磅磅”凳子撞击声从院外传来,紧接着一群龙兄龙妹扛着一张张长凳摆在晚辈盘坐的地方。一张红漆特大的椅子也摆在新郎新娘身后,这张椅子的深度与普通的相仿,但特别宽,宽度达六尺,后有椅背,但只有两个扶手,这张凳子叫“龙凤椅”,是专门为新郎新娘制作的。新郎新娘及所有的晚辈都改为坐姿。
一会,院外又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回头望去,一群老老少少,甚至很多未成年龙弟龙妹也抱着一张凳子抢占有利地形。
新郎梁宇辰对这一切变故很是纳闷?还好,紧紧贴在“龙凤椅”上的巧妹轻轻地握了一下手,向他投来轻松的目光,梁宇辰这才气定神闲。
接下来要进行的仪式是“盘歌”。
《盘歌》是盘龙族讴歌祖先的一部历史剧;分《盘古开天地》、《洪荒大战》、《女娲补天》、《伏羲画点江山》、《女娲造人》、《伏羲与女娲》、《三皇五帝》、《应龙女魃的传说》、《盘瓠出世》、《始祖跨海斩妖孽》、《盘瓠与公主》、《盘王印》、《过山榜》、《始祖归天》、《始母梦》、《长鼓祭》、《盘龙族迁徙之路》等篇章。
《盘歌》是成人婚礼中最耗时的环节,占整个成婚仪式的九成的时间,不包括白天的仪式。要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八个时辰左右,将近大半天。既然如此费时,如何赢得盘龙族世世代代的钟爱?这得再返回始母公主的故事说起。
当年盘龙始母痛失夫君,悲愤欲绝、痛不欲生,昏睡中梦见到丈夫给她一朵八角太阳花,符中藏着一首歌谣,应龙被囚禁时女魃唱的那首歌谣。梦醒后,始母不久就学会了这首歌谣并教会十二位子女,十二位子女又把曲调传给盘龙族的子子孙孙,盘龙族把歌谣的曲调取名为《魃歌》。嘀嗒网
《魃歌》既有古老“弹歌”的力度;“弋腔”的节奏和“昆腔”的曲调;既有秀丽轻巧、清脆甜美的南方风格,又有音调高亢、粗犷洒脱的北方气质。盘龙族无论山歌、情歌、笼歌、盘歌、祭歌等都是出自《魃歌》。
盘龙族本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族群,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提炼,把《魃歌》丰富成独具盘龙文化风格的《盘龙调》。
《盘歌》运用《盘龙调》为主要演唱形式,融入叙述、演奏、舞蹈、人物画等的一部历史剧。准确来讲,《盘龙调》就是盘龙族的一种戏曲形式,《盘歌》只是《盘龙调》其中的一部历史剧而已。《盘歌》只有在重大的典礼上才展示,所以全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争先恐后一睹《盘龙调》的“芳容”。哪怕再累再困都在所不辞。
但今晚的《盘歌》可能要使大家有所失望;以往的《盘歌》全都用龙语演唱。为了让刚完成承宗礼的十二人能听懂《盘歌》的内容而改用汉语演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与师公们也只能仓促地拼凑仅不到一个时辰的《盘歌》汉语简略版。
正当大家抢占有利地形之时,后院祭堂前已经布置完毕。其实也很简单;戏台就设在原先长辈就坐的位置,祭堂前树立一块宽大的屏风,遮挡背部以表示对始祖的尊敬即可。
典礼官高唱:
自从盘古开天地!应龙女魃护人间!
《盘歌》正式开始;汉语演绎的《盘歌》也有另一番韵味,但准备不足,时常龙语、汉语不分引来全场哈哈大笑,这也是另一番情趣的欣赏。
约莫不到一个时辰的光景就草草结束汉语简略版的《盘歌》,虽然有些扫兴,但还是满足大家的新鲜感。接下来是“沃盥”仪式。
龙兄龙妹手脚麻利地将戏台撤下,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