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朱允炆上奏于老朱,请求朝廷拨粮赈济的旨意,老朱就已经有了回复。
朱允炆和建文三傻被朱允熥控制,回复的旨意自然也就落到了朱允熥的手里。
旨意说准允赈济,由南阳官仓出粮,由朱允熥来派粮。
而与这旨意一块儿来的,还有老朱在他请罪奏章后批复的私信。
信中,老朱把他臭骂一顿后,又凶巴巴威胁了一番。
说啥先记着他私开官仓的错,等回京之后再收拾他。要是他不能把叶舞二县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那就新账老账一块儿算,等他回了京,把把吊起来打。
老朱那老头子话说的狠,还是会挺袒护他的。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会在给朱允炆的旨意中,让他从官仓往出派粮了。
要知道,像他这样的戴罪之人,尽快卸权那才是最合理的。
一时半会没人可派,让邓一宁这个南阳知府接管,也总比他来派要合适。
收了老朱两封截然不同的回复,朱允熥规规整整的收纳了起来。
等有了机会,得让那老头瞧瞧,刀子嘴豆腐心,说的就是他。
在收到两封旨意回复之前,南召便已暴乱了,奏明具体情况,弹劾朱允熥强行接管等等奏章便已发去了京师。
算算时间,老朱也该收到了。
以老朱当下的回复看,老朱应不会听了朱允炆,责怪他强行接管了南召的。
要真这样,也不怕。
反正朱允炆和建文三傻都被他控制了,老朱旨意过来,大不了他再扣住。
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过了,也不差再多这一件了。
其实,在老朱回复了朱允炆求赈济后不久,便就收到了南召因朱允炆政令操作不当,而造成了暴乱的消息。
和这消息伴随的,还有朱允熥采用雷霆手段平定暴乱,扣押了朱允炆和建文三傻,最后强行接管了南召。
收到这两消息的第一时间,老朱大发雷霆的同时,还曾派人去追之前发出的那道旨意。
这旨意实实在在的存在,争对哪件事情下发的不重要。
只要有这旨意在,那就得施行。
朱允炆已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了,下发灾粮再让他往下赈济,他只会把事情搞的更糕。
旨意都已发出好几天了,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追上。
最后,还是朱标宽慰了老朱。
朱标说,朱允熥胆大妄为,连官仓都敢开,扣押旨意也没啥不敢的。
他既已强行接管了南召,老朱这旨意有极大的可能便到不了朱允炆手里。
即便到了,以朱允熥的品行,也绝对不会把南召重新交换给朱允炆的。
所以,老朱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只要就南召暴乱再补一道旨意了。
听了朱标的分析,老朱眼前一亮,不再执着于之前那道旨意,会给好不容易平定了的南召带来啥样的变化。
而是追加了旨意,命南召由朱允熥接管,朱允炆即刻回京。
外面的朝臣,大部分本就对朱允炆不抱希望了,又一次把事情搞砸,那就更没啥希望可抱了。
不止如此,少部分那些中立的,这下也彻底把天平偏到乐朱允熥那边了。
只赈南召一县都出这么大的问题,将来管理诺大的国家那还了得。
在老朱旨意下达不久,竟有人上奏提及立朱允熥为太孙了。
老朱本就有在朱允熥赈灾回来就立太孙的意思,这一上奏正好的瞌睡送来了枕头。
由老朱下旨立太孙,是正常流程不假,但若由朝臣主动提及,朱允熥这太孙可就显得更得人心了。
因并不打算最近就立,老朱也就没大肆扩大这个事情,把立太孙的奏章全都扣中没发。
老朱不发,朝臣倒也不罢休,依旧有人零零星星的上奏请立朱允熥当太孙。
无论谁来说,老朱全部留中,既不批示,也不表态。
一时之间,竟有些搞不清老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