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老朱的担心(1 / 2)

数日后,到达应天府。

留下虎威营和燕军护卫卸船,朱允熥和朱棣第一时间便赶往了宫中。

自从京中启程,朱允熥便授老朱之命,每日一封电报汇报情况。

昨天晚上,老朱得知朱允熥今日就能回来时,当即吩咐朱标安排人仔细打扫了朱允熥住的所有房间。

今天一大早,更是亲自召了陈二,命他去御膳房准备朱允熥爱吃的东西。

等到了中午,还不见朱允熥的人影。

老朱脸上渐渐生起了焦灼的情绪,更是数次起身踱步于殿中探着身子往外张望。

见老朱这样,旁边的朱标也不戳破,笑着招呼魏良仁道:“魏公公,你去瞧瞧太孙走到哪儿了。”

魏良仁应了一声,很快领命离开。

在魏良仁走后,老朱便开始不忿地抱怨了起来,道:“你那儿子就是欠揍,说好的今天回来,又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

今天是今天,这不还没到时间?

朱标知道老朱这是许久不见朱允熥,有些惦念朱允熥了,微微笑了笑,问道:“老四和允熥在一起,允熥不知道去哪儿玩了,老四那么大人了不至于也去了吧?”

这种话,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允熥,也就只有朱标敢说了。

听了朱标的话,老朱一个眼刀瞥过去,没好气地道:“朱棣也不是个好东西。”

“就你儿子那样的,他能像每日发回来的电报中那么安安分分的吗?”

“没有朱棣帮忙打马虎眼,又怎会把敷衍咱的电报接二连三的发给咱。”

“两个不识好歹的东西,咱让他们每天发电报回来,那是因为咱惦念着他们。”

“每天发封假的回来湖弄咱,真当咱那么好湖弄吗?”

老朱情绪一向多变,说着说着就不高兴,朱标也早就习惯了。

见老朱又生气,朱标只能出言宽慰,道:“老四从小就有分寸,他不说那便就还在他的控制范围内,老四不说也是怕爹担心吧。”

对这,老朱并不买账。

“哼,怕咱担心?”

“咱是看他们不好意思说了,等他们回来的,看咋咋收拾他们。”

“你儿子当真是好本事,都能把老四撺掇着给他打马虎眼了,也真他娘的没谁了。”

其实,话虽这么说,老朱心里还是颇为高兴的。

朱棣能帮朱允熥做这些,可见朱棣对朱允熥是认可的。

朱棣的能力属藩王之最,凡能被他认可之人,那也必是有非凡能力之人。

朱允熥要只是个普通皇孙也就罢了,而他恰恰是三代储君,他的能力决定着大明将来的高度。

尤其是,那些藩王若能认可朱允熥,那朱允熥将来的皇位坐的是否安稳是其中之一。

最主要的一点儿,肯定不会再有骨肉相缠的事情发生了。

没等多长时间,魏良仁先行回来。

“皇爷,来了”

魏良仁边跑边喊,进门后道:“太孙和燕王回来了,说话的功夫就进奉天门了。”

听到这,老朱转身在御桉前坐下,之后从桌上找出本奏章有模有样翻了起来。

片刻,朱允熥和朱棣双双进来。

两人进门后,分别向老朱和朱标见礼。

老朱早就盼望朱允熥回来了,朱允熥真的回来了,老朱反而不搭理了。

朱标见老朱不说话,只能主动问道:“还顺利吗?”

一说到这儿,朱棣马上心花怒放了,高兴回道:“大哥,足利义满主动答应允熥,准允我们在石见建书院了。”

石见有大型银矿,朱允熥早几年钱就曾向老朱还有朱标说过。

他们这次主动和倭国建交,主要冲着石见的银矿去的一事,老朱朱标朱棣都是知情者。

一听这,老朱都抬了头。

见此情景,朱棣介绍的更加详细。

“足利义满现在对大明感恩戴德,认为大明不仅给他们送去了教化民智的儒生,还在好心的帮他们建书院。”

“允熥的这套权谋之术,运作的可谓是炉火纯青,既达到了有利于自身的目的,还能让别人感恩戴德。”

“而且,照目前的布局用不了多久倭国就得再次陷入内乱,到时候大明开采起银矿就也能顺利许多了。”

朱棣说的正激动,老朱便开了口。

“何时定下的这事儿?”

朱棣愣了一下,不太确定的回。

“离开倭国的前一天,定下这个事情后,允熥以要安排人处理直接启的程。”

老朱不置可否,随之很快又问。

“在路上走了几天?”

朱棣这下不明所以,回头瞥了眼朱标。

“不到半个月。”

“去倭国前,咱和你说过啥?”

朱棣和老朱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小的时候老朱常出去打仗,长大了朱棣又忙着读书学武,十天半个月都见不了老朱一面。

对老朱的脾性秉性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了解,对老朱重复问的这个问题,朱棣一时之间搞不清了老朱目的是啥了。

他爹是个啥样的人他还是清楚的,他可不觉着他爹只是简单的问问而已。

就在朱棣思考着如何作答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吃了无数亏的朱允熥,噗通一声抢先在老朱的跟前拜下。

“皇爷爷,刚去倭国那日孙儿为了把倭国的水搅浑,特意放了把火上演了个苦肉计。”

说着,朱允熥露出胳膊的伤势。

“为保证计策的真实性,孙儿故意留了些伤,孙儿当时没和皇爷爷说,也是怕皇爷爷担心而已。”

“除了这个事情,其余都和孙儿每日发给皇爷爷的电报一样,再无一点儿出入。”

“皇爷爷不信,可以去问四叔。”

按一般常理来看,不应该是能拖就拖,哪还有主动认错的。

朱允熥的突然认错,让朱棣久久没能反应过来。

对朱允熥抛来问题,不太确定地点头道:“是,是啊。”

朱棣在外面所向披靡,打得北元鞑子闻风丧胆,但到了老朱跟前就跟个小绵羊似的。

在老朱凶神恶煞的眼神下,大脑有那么一瞬间的宕机,就连说话都不太利索了。

“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朱棣本想继续解释的话,被老朱一下全堵在了嗓子眼。

“不怪四叔。”

“是孙儿求四叔先别告诉皇爷爷的,当时刚刚到倭国的时候,足利义满的儿子便提出来要和四叔比试拳脚。”

“哪有有求于人的时候,还要冲人露拳脚的,很明显足利义满儿子是不赞成向大明朝贡的。”

“孙儿见有搅浑倭国水份的先决条件,因而这才想到了要施行苦肉计的。”

“因而,这才求四叔帮忙。”

朱允熥主动认错,把朱棣摘了出去。

小的时候,朱棣经常和朱樉朱棡兄弟一起上房揭瓦,那时候凡被抓到兄弟几个总会相互背刺。

最后每次要被罚的时候,朱标总会站出来帮他们说说情,然后再教育他们一番。

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像朱允熥能这样主动相互担责的。

这点,还真是让朱棣没想到。

他本以为像朱允熥这样油腔滑调的,会比朱樉朱棡那些家伙更习惯背刺别人的。

“咱和你说过啥?”

老朱说过的话多了,朱允熥顺着老朱的意思往下,回道:“皇爷爷说,孙儿行事当三思而后行,永远别再做冒险的事情。”

“可这个事情,孙儿三思了啊。”

朱允熥这话一出,老朱更不高兴了。

说了半天,这是白说了啊。

眼见老朱周身的气场都变了,朱棣立马站了出来,道:“父皇,火是儿臣安排人放的,是在绝对安全的条件进行的。”

“在事后,也是儿臣做主没与父皇说的,儿臣是想事情既然已经出了,即便与父皇说了也无不就是让父皇白白担心。”

“这都是儿臣的错,和允熥没啥关系。”

朱棣洪武十三年就去就藩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兢兢业业,多次出征漠北留下有赫赫战功。

对朱棣,老朱没有像对朱标那样的关切,但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朱棣主动担了下来,老朱说好的要算账,也并没再往下苛责。

“下不为例。”

得到老朱的松口,朱允熥嘿嘿一笑,马上拱手应道:“一定,一定”

说着,把手中的一把倭刀奉上。

“这把倭刀是足利义满送孙儿的,据说他用这把倭刀打过不少硬仗,送给皇爷爷。”

之前为了检验戚刀的威力,朱允熥没少到处搜寻过各种倭刀。

现在用实战的事实证明了,戚刀已经具备了克制倭刀的实力了。

现在的倭刀对于大明来讲,不过仅仅只是证明大明曾征服过他们而已。

老朱从朱允熥手中接过,稍稍拔出刀鞘些许,那倭刀寒光摄人,在刀鞘处留有足利义满的名字。

当初,刚弄出能制衡倭刀的戚刀之后,朱允熥迫不及待在老朱面前演示过了。

刚开始两种刀相互噼砍的时候,手握两种刀的人手臂都会被震麻。

后来噼砍的时间久了,倭刀和戚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断裂。

换句话说,戚刀虽比倭刀强不了多少,但也不再只是被单纯碾压了。

战场上再配合上鸳鸯阵,倭寇在也别想在大明跟前讨到便宜了。

“你收着吧。”

老朱合上了刀鞘,扔给了朱允熥。

“去催催饭菜。”

饭桌上,所有的饭菜都是朱允熥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