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旧港使团(2 / 2)

“但四叔,你能不能告诉我,啥时候我才能把你的本事都学到。”

说到这,朱棣搂着朱允熥。

“本王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军中摸爬滚打了,这身本事那都是从大头兵一步步磨炼起来的。”

“本王有今天这一切,固然有天潢贵胃的身份加持,但其中的另一部分都是本王以军功挣回来的。”

“你是没那机会了,本王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你达到真正的成长。”

“只不过,私下的过招没了战场的紧迫,始终会让你的学习进程大打折扣的。”

“你在沔县守过一个月,应该很了解这一点儿的。”

真刀真枪的比拼,的确是个不错催熟路径。

在沔县那一个月,确实让他进步很多。

“对,四叔说的很对。”

说着,朱棣反手拍在朱允熥肩头。

“你还小,不着急。”

“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学习,就一定不会差的。”

从船厂回去,还没来得及和老朱说训练水军的事情,便被老朱差使去礼部协助招待旧港首领之事了。

梁道明那儿还好说,陈祖义总归得防备。

所以,除了需礼部按礼节招待外,还得安排人对即将带来的旧港使团监督。

上梁不正下梁歪,毕竟陈祖义品行本就不端,且又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了国王,小心点儿总归是没错的。

几日时间,朱允熥除了跟着礼部准备招待的相关事宜外,就是和锦衣卫敲定使团到来之后的隐秘监视。

其实,不管是礼部,还是锦衣卫都不是非朱允熥不可的。

老朱安排这些,不过是为给朱允熥找些事儿做罢了。

一连忙了几天,终于在第六日的时候,梁道明侄子梁观政,陈祖义儿子陈士良几乎先后脚到了应天府。

朱允熥既授老朱之命处理相关事宜,那自然有必要随同礼部和鸿胪寺官员亲自接待。

他尽管只是个皇孙,但却也在昭显着朝廷对他们的重视。

旧港是下西洋的重要交通枢纽,保证旧港的绝对安宁,对下西洋也是有好处的。

两队相差不多的船队,先后在码头停泊靠岸。

都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衣冠上尽管和大明的有所出入,但至少穿的都是汉人的衣服。

“小臣陈士良拜见太孙殿下。”

朱允熥微微一笑,扶起作揖的陈士良。

“不必多礼。”

“诸位先随鸿胪寺去会馆下榻,稍后礼部会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明日皇爷爷会在奉天殿接见诸位。”

朱允熥说明可流程之后,很快有鸿胪寺官员上前。

“请诸使团随在下来吧。”

谁知,陈士良却摆摆手。

“不急。”

“梁观政就在后面,小臣等等他一块儿吧,省得还得劳烦多派人跑一趟。”

陈士良长得还算可以,身材挺拔修长的,并没有他固定印象中半点海盗的影子。

“这样也行。”

“只是要劳烦诸位等等了。”

陈士良既有这要求,朱允熥并没有拒绝。

“无妨!”

“反正一路都在坐船,也没啥可累的。”

大概一盏茶后,一个身材长得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朱允熥的面前。

这年轻人,包括他身后的使团眉宇间各个带着些不忿,浑身上下散发着阴霾之气。

“小臣梁观政拜见太孙殿下。”

语气冰冷生硬,行礼中也透着不快。

“起来吧。”

他们的态度不好,朱允熥自然也不好。

旧港对于大明来说是重要,但大明不见得非得以这样的外交手段控制。

他们既不愿朝贡,大明大可换种方式。

“鸿胪寺,安排吧。”

之后,朱允熥扭头就走。

本以为陈祖义使团最难处理,谁能想到最难处理的竟是梁道明的。

当初,是大明主动派使团去和梁道明接触的,但向大明朝贡贸易那也是梁道明答应的。

他既然不想来可以不来,来了又是这种态度,谁爱惯着谁惯着去。

朱允熥转头走出没多远,等候在后面的陈士良主动上前,问道:“殿下要回去了?”

“小臣久仰殿下的名声,不知何时能让小臣拜习一二?”

陈士良既已搭讪,朱允熥只能停下。

而与此同时,梁观政一行正被鸿胪寺官员领着过来。

见到此,陈士良笑着拱手招呼。

梁观政扭头一瞥,搭理都没搭理。

“殿下,小臣少不了还要在大明待几日,到时候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陈士良嗓门比之前抬高不少,话既都这么说了,朱允熥不应都不成了。

“好,没问题。”

“那小臣抽了空找殿下。”

陈士良嗓门依旧洪亮,爽朗笑着道:“那殿下忙,小臣就不打扰了。”

前面的梁观政脚步一顿,扭头撇过来的时候,朱允熥已经翻身下马扬鞭消失了。

朱允熥从码头回来后,便先去见了老朱。

具体是啥情况,得先复了命。

听闻朱允熥的话后,朱标皱着眉头道:“据去旧港出使的谭胜说,大明的使团刚一到京师便受到了梁道明的热情招待。”

“当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基本不费吹灰之力就答应了向大明朝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为大明的商船提供便利。”

老朱话不多说,直接付之以行动。

“把谭胜叫过来。”

等了没多久,谭胜匆匆进门。

不等他行礼完毕,朱允熥便问道:“谭御史出使旧港,可见到了梁观政。”

谭胜作为先行出使旧港的特使,受邀参加晚上礼部的招待晚宴。

现在这个时候问这些,让谭胜有些不明所以了。

“见,见到了。”

谭胜回的断断续续,都不敢说话了。

“他对大明的态度如何?”

问到这儿,谭胜更小心了。

“臣到旧港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梁观政负责招待的,他对大明特别的向往,经常会和臣问及大明的风土人情。”

“臣能冒昧问一下,是出何事了吗?”

这个事情毕竟是谭胜促成的,要真有个什么事情,他同样难辞其咎。

“没事。”

“孤就是问问。”

朱允熥没多解释,老朱抬手把人遣走。

之后,又招呼道:“叫杨信来。”

杨信是出使旧港的副使,同样要参加晚上的晚宴。

在杨信过来后,朱允熥问了相同的问题。

杨信没有那么谭胜那么多的警惕性,但对朱允熥的回答和谭胜如出一辙。

同样都是梁道明和梁观政乡土之情很重,对大明有着游子迫切的思念,梁道明还曾提及等到朝贡贸易达成,他能否落叶归根回大明安家?

既然存了这样的心思,又怎会在短短几天翻脸不认人,对大明一改之前的态度呢。

“陈祖义如何?”

杨信想了想,道:“臣等到了旧港和梁道明见面之后,陈祖义派遣儿子陈士良主动和臣等接触,他们父子身上的匪气都很重。”

“就是其臣下江湖习气同样不弱,在他们那儿的几日,倒像是进了土匪的山寨似的。”

显然,杨信的这番描述才更像是海盗出身的陈祖义。

“孤知道了。”

“辛苦杨千户,请回吧。”

打发走杨信后,在老朱不善的眼神瞥过来的时候,朱允熥随之便道:“皇爷爷别急,孙儿去调查。”

在老朱跟前,朱允熥向来卑微。

不等老朱的脾气上来,早先一步跑没影了。

老朱可和别人不一样,先找老朱分析个过程,首先得做好挨揍的准备。

这个事情是交给他的,他要做的是把准备的结果呈禀到老朱的跟前,而不是向老朱说这些模棱两可的答桉。

从乾清宫出来,朱允熥便去寻了方成洋。

锦衣卫的门路总比单打独斗的于广勇更全面一些,碰到这样的事情于广勇短时间内怕是很难解决。

听了朱允熥的描述,方成洋很快领悟。

“随着出海商船的增多,以及要为下西洋准备,锦衣卫在海上派遣有探子。”

“只不过,电报机有些少,一时半会联系不上,殿下怕是需要多等等。”

之前没电报机的时候,十天半月联系不上都不都是常态嘛。

等就等等,不急这会儿。

朱允熥点头应下,道:“不着急,你慢慢查。”

锦衣卫恶名在外,他生存的唯一法则只能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

因而,凡有命令他只会迫切完成,绝对不会往下拖的。

朱允熥领旨接待梁观政和陈士良,礼部主持的晚宴他自然不能缺席。

来过大明的使团不是一个两个了,朱允熥也曾多次参加过这样的晚宴。

对其中的流程,朱允熥得心应手,不用礼官的特意引领,他也知道啥时候该做啥。

哪怕梁观政态度不好,朱允熥仍然保持大国度量,以最高的礼节招待了他们。

相比较于梁观政,陈士良一行全程态度和善,主动表示支持大明的商船停泊旧港,同时愿在他们的渤林邦国开辟一港口作为补给站。

陈士良话都说到这儿了,那陈士良一行再有人敬酒,朱允熥尽量来者不拒。

梁观政他们没啥表态,又没有人主动敬酒,看起来好像是被冷遇了一样。

这次的宴会,除了陈士良和梁观政,还有在京的其他使团代表。

那些使团该谈的都谈过了,加之语言上有些不太通,同梁观政一行一样,看起来好像都处于冷遇的边缘。

因而,一顿宴会下来,陈士良好像才是被大明招待的主角,他们所有的人都是陪衬似的。

有老朱和朱标两双眼睛看着,朱允熥平日里酒喝得就少,酒量一直都没练成。

不过才多喝了几杯,就感觉晕晕乎乎的。

好不容易到宴会结束,朱允熥刚送走了各国的使团,便随之去了职大。

相比较于宫中,职大自由多了。

反正已经打着有事的名头了,正好能在职大好好睡一觉。

去倭国的那段时间,虽然一直都在意料之中,但又哪能真正放松下来踏实去睡。

回了大明,即便是还有要处理的事情,但也绝对比在倭国的时候睡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