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接到编辑电话,第二部分稿子全部通过,将于12月号刊出。
刊登第一部分的11月号,过两天就能在报刊亭见到。
“一鸡三吃”的第一步完成了,这一步虽然关键,但油水着实寒碜,按照杂志社的规定,稿费千字100元到200元。
其实也不算少,能和他特稿所有的收入相比,如果杂志社抠门,给他千字150元,那就和特稿打平手,如果能给到顶配千字200元,那就超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杨舒力不会以几万元收入为满足,这个创意出来时,期望是很高的。
后面的“两吃”,至少得完成一个,心理才能平衡。但这就要靠运气了。
百福广场商铺交房在即,杨升元和向叔叔也忙活起来,要考虑人选,还要考虑装修问题,两人下班后去看了场地,虽然没有完工,大体上能看到。
向叔叔提出一个问题,门面有点大。
杨舒力当时挑选位置,是尽量靠近马路这边,这边的商铺面积稍微大一点,买的两间店面都是21平方,向叔叔说,鲜肉饼店根本用不了那么大面积。
夜市上的那种肉饼,一个餐车推出来就行了,就算在铺面开店,6、7个平方也够了,21個平方有点浪费。
杨舒力当然不觉得浪费,因为铺面已经买断,不涉及租金,面积大小对利润没有影响,而且21平方这样大的面积来卖鲜肉饼,这不显得大气吗?百福广场3元一个的鲜肉饼,不应该有这样的气派吗?
但这次杨升元也支持向叔叔的说法,说对于鲜肉饼来说面积真的有点大,铺面空荡荡的看着有点怪,他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
杨升元的办法是,一个铺面卖两种产品,酥肉和鲜肉饼。
鲜肉饼不需要专门的操作间,直接把操作台摆在柜台位置,现烤现卖。如果只卖鲜肉饼,店面后半部分就闲置了。
但如果把酥肉加进来,隔离出一个操作间,空间就利用起来了,柜台一分为二,一半卖酥肉,一半卖鲜肉饼,他和向叔叔看了场地,柜台长度完全够用。
到这个份上,杨舒力不好说什么,这个方案如果能行,也解决了他一直担心的百福广场没有元酥肉的问题。
杨舒力表态,这件事由杨升元和向叔叔看着办,他就不管了。
如果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就让他们自己决定,他只要利润。
那么,多一间铺面怎么处理呢?卖掉肯定不行,这个铺面十年后价格可能翻到10倍,也就是1万8千一平方,要卖也得那时卖。
实在没有办法,只有租出去。
那天在电影院和涂艺“吕”之后,两人消停了几天,杨舒力知道,这可能是暂时的平静,还会有更猛烈的反扑。
星期六上午,杨舒力在自己房间背起相机包,却有些犹豫。
街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既能记录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也对自己的艺术能力有培养,对爱好摄影的人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
但前两次上街拍摄,弄得他有点不愿掏相机了。
只要相机一掏出来,周围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关注度太高,太拉风,他有点受不了。
担心这样拍下去,凌江市会传言,说二中有个学生,拿着奇怪的相机到处拍照。
在屋子里转了几圈,突然有个好点子,赶紧出门。
从四方井的家里到北宏路距离不短,中间有一些小巷,照理说这种小巷风情最合适街拍,但在小巷里走了好长一段,只掏出来拍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