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全靠同行衬托(2 / 2)

穿越:2014 猪熊 1755 字 2022-12-14

屏幕尺寸的改变对于来说可能是好事。

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就没那么友好了。

屏幕的逻辑分辨率没有发生变化,应用一般就不需要为新机型的屏幕进行适配。

但当屏幕尺寸改变之后,屏幕的逻辑分辨率发生了改变。

应用就需要为新机型的屏幕进行适配。

原本已经开发好的应用适配又要多一些麻烦。

尤其是像6p这个手机。

林灰印象里该手机其渲染分辨率为12422208p。

但其设备真实的屏幕物理分辨率只有10801920p。

也即处理器渲染的图像分辨率比屏幕自身物理分辨率更高。

在实际显示时还要将渲染的图像缩小了115倍。

按正常情况而言,图像在屏幕上显示时如果能做到像素一对一显示效果才能最完美。

苹果方面不知道这样像素一对一对应显示效果才最完美吗?

自然应该是知道的。

毕竟全球几乎最顶尖的智能手机方面人才的一半都在苹果。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如此呢?

究其原因应该是1080p的屏幕的广泛使用可以削减手机成本、加快出货日期等等。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究其根本。

多多少少有妥协的成分在。

苹果1997年的时候曾经有一则影响十分深远的广告: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惊不逊;

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

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

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也许,他们必需要疯狂。

你能盯着白纸,就看到美妙的画作么?

你能静静坐着,就谱出动听的歌曲么?

你能凝视火星,就想到神奇的太空轮么?

我们为这些家伙制造良机。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广告圈粉。

印象里b时代的苹果依然是追求极致的。

当然了实际上也未必。

当初宣称35寸是最佳尺寸。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之所以做35寸完全是受限于供应链。

后续的产品一再自己打自己脸。

不过尽管如此,b时代苹果的产品尽管未必能够做到完美。

但至少在追求上依然是苛求完美的。

但之后的路线似乎就完全跑偏了。

k带领的苹果似乎早已悄然走向了另一条路。

如果做生意的天才也算是天才的话。

那k也算是天才。

但这种凡事主要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方式。

着实不怎么入眼。

至于偏离了偏激疯狂路线的苹果为什么照样能够问鼎市值第一。

可能全凭同行衬托吧。

对于即将推出的苹果下一代产品。

开发人员实际开发的时候渲染分辨率高于屏幕物理分辨率。

苹果方面也没“浪费”更高的渲染分辨率。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

前世在即将推出的果6以及果6p这一代苹果新系统上适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功能——“放大”。

顾名思义,“放大”功能自然就是将屏幕部分显示的内容放大一个层级。

而从软件逻辑出发,“放大”显示的实质是将高一级的逻辑分辨率降级到同一比例的低一级的逻辑分辨率。

因为逻辑分辨率原本就是高于实际设备的分辨率的。

所以纵然执行放大操作后逻辑分辨率低了一个层级。

但只要该逻辑不低于移动端设备的实际物理分辨率。

那么放大之后的事物也依然很清晰。

这个时候部分用户就会直呼:“苹果牛比……”

这实际上从软件层面上来看这只是一种低阶把戏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就是这么一个原理比较简单的东西。

也不见同一时期其余友商跟进。

同时期友商要么是没有该功能,要么直接就放大后湖成一片。

还是那句话,有些苹果上面的技术。

本身不见得多牛逼。

全靠友商衬托。

不过话说回来,简单的东西能做到极致似乎也是不平凡。

对于这样一个“放大”显示的技术。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当手机上出现这样一个功能你该如此解读呢?

当然不可能说是技术和供应链双重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那也太憨憨了。

而是应该解释为为了关注视力障碍人群而主动做出的改变。

这样一来一种本是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反倒多出了一些人文主义情怀。

事实上前世苹果也正是如此做的。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宣传策略实在是高明。

这话没有讽刺的意味。

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

反倒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