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用心良苦(2 / 2)

李承乾反应过来,说道“父皇的苦心孤自然知道,只是孤想替父皇多多分忧分忧。”

“殿下仁孝,陛下知道了肯定会非常欣慰的。”杜荷夸赞道。

“你们都下去吧。”李承乾对两边站立的宫女太监说道。

“是。”宫女太监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等书房就剩他和杜荷的时候,李承乾说道“刚刚是孤疏忽了,不过东宫的人都是伺候孤多年的老人了,不会乱说的。”

“太子殿下,小心无大错,万一这些人私底下议论被别人听了过去,到时候被有心人利用,就麻烦了。”杜荷说道。

这种话心里想想,私底下说说,倒也没事。

而一旦被传出去,麻烦可就大了。

“孤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只是这些奏章本就是尚书省处理的,就算孤处理了,最终还是要尚书省的人重新批阅。”

奏章送上来后,会有专人分拣一下,特别重要的才会由皇帝亲自处理,大部分的奏章都是由宰相处理的,最后皇帝过目一些便可以了。

如果皇帝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会重新批阅,没有不同意见的,只需写一个阅就行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奏章全由皇帝处理,皇帝一天到晚啥也不干,光看奏章和睡觉,都忙不过来。

当然了有一个人除外,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觉得丞相权利太大,胡惟庸案后,就撤销了丞相制度,胡惟庸也被称之为最后一个丞相。

这样一来,朱元璋牢牢的将权利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所有奏章都需要朱元璋一个人处理。

根据史书统计,朱元璋曾在8天中处理1160件奏章,如果保守的算一件奏章是1000字,那么1160件奏章就是116万字,平均每天阅览奏章的字数就是15万字。另外一件奏章不可能只写一件事,这8天当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1件事情,那么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423件事,用日理万机形容都有点谦虚。

处理奏章需要阅和批,还需要需要仔细思考。

这就导致了朱元璋每天天没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

这样的日子,人家过了三十一年。

不管后世对朱元璋怎么评价,但是他的勤奋,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能够比拟。

最让人佩服的是,人家这么忙碌,还没忽略后宫的美人,儿子女儿生了一大堆。

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就没有朱元璋的本事了。

虽然后来明朝建立了内阁制度,但是每天需要皇帝处理的奏章依旧非常多。

皇帝不敢违背祖训,怎么办呢?

就把奏章叫给太监处理。

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权利非常大。

明朝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其权势可见一斑。

遍观历史,明朝太监乱权事件是历朝历代最多的。

言归正传,尚书省送给李承乾批阅的奏章实际上都是需要尚书省处理的那一部分,而且李承乾批阅以后还需要尚书省重新批阅后,才会呈报给李世民。

这也是李承乾慢慢失去热情的原因。

他觉得自己批不批阅,并没有什么意义,他批阅的结果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