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失败是成功之母(2 / 2)

其实就是给说文解字加注上拼音,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简易版的贞观字典。

反正目前对教育部来说,也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可做。

现在,大唐各道各州县,甚至具体到乡。

都开始兴建学校。

按说,这个工程应该归教育部管理。

只不过,教育部才刚刚兴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手来管理。

因此,学校的兴建,统一归属地方统一修建。

反倒是没有教育部什么事情。

现在对孔颖达他们来说,最要紧的事情,也就是编纂贞观字典了。

而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学会,大概还需要蛮长时间的。

但是不要紧,他们现在有一个好老师啊。

有冯志萱这个老师帮忙的话,不是很快就能编纂完成了吗?

因此,他们干脆,直接将办公地点都放到了武城村。

碰到不会的就请教冯志萱,编纂的速度居然快的飞起。

他们甚至决定,等编纂完成之后,可以将冯志萱的名字,也给加入进去。

……

而苏长生,也彻底解脱出来。

现在,炼钢炉闲置下来了。苏长生改造了一番之后,让炼钢炉继续继续派上用场。

苏长生准备烧制玻璃。

玻璃的用途十分广泛。

窗户、望远镜、显微镜、钢化玻璃什么的,就不需要说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玻璃它是商品啊。

在后世,大概要到明清,大量的来自西方的玻璃,才会涌入中原。

现在,大唐根本就没有玻璃。

而今年,苏长生准备大力发展商业。

原本,苏长生还准备苟着发展的,不能太浪。

但是没想到,他居然将李世民错认成了大表哥。

现在想苟怕是也苟不住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他索性就加快布局,快速发展商业。

而对他来说,玻璃无疑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印制科举用书的工作,目前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短时间内,苏长生也没准备再继续印制新的书籍。

所以,苏长生干脆将冯长青叫来,让他负责烧制玻璃。

对于烧制玻璃的工艺,苏长生前世的时候看过相关书籍。

因为记忆的原因,他能十分清楚的回忆起来。

不过,他看到的工艺,毕竟有些简略。

还需要冯长青带人进一步的摸索。

最近半月之内,冯长青已经失败了多次,一直没炼制出玻璃出来。

不过,每一次,冯长青都能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

每一次,都距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这一次,苏长生亲自到现场观察。

冯长青苦笑着对苏长生说道:“爵爷,这一次又失败了,最终只烧制出这个出来。”

说罢,冯长青将几个李子大小的透明圆球交给苏长生。

这不就是后世的玻璃珠吗?

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但是距离烧制出玻璃来,已经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