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海马歌舞厅(2 / 2)

三人一提起这个顿时就有话说了,淮海路原本是发租界的霞飞路,整条大街长55公里,建筑都是模仿的发国。里面最具特色的就是法餐厅和酒吧。

原本这些餐厅已经被收归国有,可是随着这几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餐厅如同京城的老莫餐厅一样重新经营了起来。但是洋玩意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样容易搞,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咖啡厅中便有好几家濒临倒闭。

如今沪港的房价还没有涨到天际,当苏玖带着钱前来商谈租铺子的时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毕竟是白花花的钞票,甚至于他们担心苏玖跑掉了,还特意在房租上给苏玖减了不少。

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苏玖必须要长租,租期不能少于十年,钱可以慢慢的给。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心急只有一点,那就是根据上面的规定,再过几年这些商铺就要归还给个人了,当初这些铺子是以公私合营的名义收上来的,如今不少人已经开始反应情况,想要把铺子要回去,可能这是他们遇到难得的回头钱了。

苏玖对于这种条件哪有不应允的道理,反正是七宝出钱。

选址就是未来的复兴咖啡馆,此时这里也是一座咖啡馆,沪港人是喝咖啡的。在苏玖重生前的那个时代,沪港应该是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了,现在的沪港人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沪港最早喝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3年,那时候刚开埠很多外国人来到沪港。外国人的涌入带来了咖啡文化,这是沪港咖啡文化深厚的历史原因。

沪港的买办们为了顺应外国人的饮食习惯,便讲究起了吃西餐,喝咖啡。1910年的《沪港指南》还曾将“咖啡”列为游沪必须体验的项目之一,可见当时咖啡有多时髦。

此时短短的淮海中路上坐落着三十几家咖啡馆,也是因为咖啡馆实在是太多了,这才有了被苏玖收购的机会。

因为是法式的咖啡馆,苏玖甚至于连基础的装修都不用,直接把中央的餐桌全部撤掉,在最中心的位置设置了一个舞台。

如果说苏玖设计的这个迪厅像什么,它更像是一个小剧场。舞台上的人在跳,舞台下的人也在跳,更像是几十年后的漫展现场。

甚至因为卖的都是预制酒于连调酒师都不需要。

三人口中的青春美少女正是苏玖创立的一个组合,来自后世先进的东瀛经验,当然你要非说她们像百乐门的歌女,苏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三人说着说着,眼神中都露出了精光,富贵不还乡如同是锦衣夜行。

“他奶奶的,这些天可把我给闹的心痒痒的很,张哥,你说我们就这么一直躲着也不是个事啊,要不然咱们去那边乐呵乐呵,我听说那个海马歌舞厅的歌都是我们没有听过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来找来的歌。”

张四爷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经过这么几天的观察,他发现的确没有人找自己,在此之前他都打听好了,那些人都是来自于江北的在沪港人不生地不熟,说不定都没有报警呢。

这么一直躲着也不是办法,如果那个海马歌舞厅真的如癞子说的一样,到是一个打探消息的好地方,而且这钱到手了总要花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