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研究所这边,徐有壬、李善兰、华蘅芳三人,在后门迎接到杨烜一行。
这三人,都是帝国顶流的科学家。李善兰是帝国科学界泰斗,自小嗜好数学。鸦片战争后,李善兰来到上海墨海书馆学习西学,数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徐有壬是个通才,满清翰林出身,在满清治下便是算学权威。革命军进攻江南时,徐有壬正担任江苏巡抚,顺势归降帝国。之后,他不再在政界效力,改为从事科学研究。
华蘅芳是江苏无锡人,与内燃机研究所所长徐寿亦师亦友。当年,他与徐寿一起前往广州,主动投效杨烜,是帝国年轻一代科学家中的翘楚。
此人是个天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份机器设计图纸,只要经他看出,就能过目不忘,几年之后仍然记得一清二楚,可以原封不动地默写书籍原文、图纸原文。
帝国押注电学,为电学研究所配备了第一流的人才。见面之后,李善兰他们果然没有让杨烜失望,先给杨烜展示一批研究成果,包括:
高韧度的海底电缆。海底电缆技术要求更高,其机械强度、绝缘、抗腐蚀性、敷设方法都与陆上电缆不同。在此之前,帝国只能从英法等国进口海底电缆。帝国敷设从上海至旧本长崎的电缆,便是从外国进口的;
可实现语音通话的电话机。电话机刚刚研制成功,噪音多,传输距离短,交换困难。研究所将致力于降低噪音,研发可实现多路通话的交换机;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即为可反复充电使用的铅蓄电池,电池容量更大,使用寿命更长;
白炽灯泡。根据杨烜指示,研究所将玻璃灯泡抽成真空,使用竹子做灯丝,将灯丝寿命提高到100小时左右。此举验证了白炽灯泡的可行性。下一步,研究所将进一步提高灯泡真空度,试用钨丝做灯丝;
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功率可达5干瓦。杨烜指出,直流发电机没有前途,这一发电机仅做科研用;
两相交流发电机。使用煤炭做燃料,功率可达80干瓦。杨烜坚持认为,交流发电为电学发展趋势。当前各国科学界均押注直流发电,电学研究所对杨烜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在交流发电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两相电动机。以两相交流发电机为基础,已实现可行性验证,可带动印刷机器,比传统蒸汽动力要领先数倍;
变压器。此为电力应用的必需设备,发电端在向外输送交流电的时候,要先把交流电压升高。到了用电端,又得把送来的交流电压降低;
……
虽是夜晚,新发明的白炽灯发出明亮的光芒,比煤油灯亮度高出数十倍。几十件新发明陈列在保密室里,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杨烜很高兴,和众人来到旁边的小会议室。他首先对电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众人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然后,他说道:“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实用发明。要想真正在电学实现突破,必须先在理论上获得先机。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统一电磁学。
“我之前强调过,电和磁看似不相关,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东西。但这必须得到科学上,尤其是数学上的验证。
“目前,各国科学界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试图把电和磁统一起来。关于电磁现象的三大实验定律,也都已经趋于成熟。
“我们必须从数学上加以论证,在科学上加以实证,证明电和磁是统一的。电场可以生成磁场,磁场也可以生成电场。最终,我们会得到结论,电就是磁。
“这方面,大家做到哪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