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提审刺客(1 / 2)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03 字 2023-12-03

堂堂一省巡抚,竟在自己的辖区内,在众多亲军的看护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敌军当街刺杀。此事闻所未闻,为满清开国两百年未有之奇事。

富明阿征伐朝鲜有功,蒙咸丰超擢,正打算在河南大展拳脚。没想到,他刚踏入河南境内,就遇到了这种事。

联想到自己亦差点被杀,富明阿心有余悸,才知河南形势复杂,革命军猖獗已久。怪不得,英桂急于求去。不过,现在要后悔也不来及了,富明阿只能硬着头皮接任。

满清规定,大臣不管是病故还是被杀,必须立即奏闻朝廷。英桂被杀,富明阿已是河南最高长官,必须立即领衔上奏。

富明阿以军功起家,对写奏折本不在行。他听从了幕僚的建议,准备先拖上一天,严刑拷打刺客,弄清楚事情原委,再思考如何措辞,向朝廷上折子汇报刺杀事件。

他也不去开封接印了,直接去了归德府城。归德府即今之商丘市,地处河南、江苏、山东三省交界之处,军事位置相当紧要。

刘家口便位于归德府首县商丘县,距离归德府城不远。傍晚时,富明阿一行便来到了归德府。富明阿匆匆吃过晚饭,便亲自过去讯问刺客。

归德府地位重要,中华帝国情报局在此设立了情报站。为刺杀富明阿,归德情报站共出动了四名刺客,两名被当场击毙,另一名重伤不治,昏迷不醒。还有一名刺客名叫张二虎,受了轻伤,被清军提审讯问。

负责提审刺客的,是归德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手,看到富明阿和知府相继进入刑房,连忙向他们行礼。

富明阿略一摆手,就端坐在大堂主座上。透过煤油灯,他发现刺客已被五花大绑,但坐在板凳上,不禁大为恼火,说道:“移去凳子,罚他跪着。”

一旁的同知不敢违拗,让衙役过去抽去凳子。谁知道,刺客仍然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恶狠狠地环顾屋内的清朝官吏,仿佛要把他们记住似的。

富明阿从朝鲜载誉归来,心气甚高,见刺客仍然如此嚣张,不由得火冒三丈,问道:“杀威棒打了吗?”

满清黑暗,司法最为阴暗。官府但凡抓到案犯,往往先乱打一顿板子,折煞犯人的傲气,称之为“杀威棒”。

一顿杀威棒,如果用力打下来,案犯不死也残。再凶恶的案犯,也难以抵挡。因此,案犯家属通常会想方设法贿赂官府,让衙役们手下留情。那些没钱的案犯,只好承受皮肉之苦。身体素质差的案犯,甚至可能顶不住杀威棒,就被官府杖毙。

不惟是犯人,哪怕是原告冤屈,到官府诉讼时,也经常无缘无故先挨一顿板子。因为中国自古就有“息讼”的思想,遇到争执时,不管是官府还是社会舆论,都不鼓励诉讼,鼓励缙绅、族人调解。

到官府诉冤的原告,通常会被视作不安分的人,挨官府的杀威棒也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当时的普通农民,见了县太爷,进了官府,往往吓得浑身颤抖。

刺客态度如此倨傲,显然还未吃过杀威棒。但归德同知却相当紧张,凑到富明阿面前说道:“中丞,这位刺客是粤匪情报局特工,杀威棒打不得。”

富明阿听说过帝国情报局的威名,但是,要说不能打情报局特工板子,多少令人苦笑不得。两军对垒,如果抓到了敌人而不敢加以惩罚,岂不是畏敌如虎?以后打起仗来,干脆也不要打了,投降算了。

富明阿眉头一挑,说道:“杀威棒的规矩,流传干年,放之四海而皆准。就连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也免不了一顿杀威棒。

“就算刺客是粤匪特工,他刺杀前任抚台,罪大恶极,把他干刀万剐尤不解恨,怎么连杀威棒都打不得了?”

同知一听富明阿提起武松,便知他是个不读诗书的武夫,心里增加了一丝轻视。不过,上官面前,他不敢流露丝毫的不恭。可当着刺客的面为上官解释原因,着实不妥。

一旁的归德知府,为人颇有机变,说道:“中丞,我们到隔壁商量。”

这位归德知府,中午陪同英桂到刘家口迎接富明阿,亲身经历了刺杀事件。他坐的是四抬小轿,跟在队伍后面,侥幸躲过一劫,至今心有余悸。

知府早就知道,帝国情报局特工在归德府渗透已久。今天中午的刺杀行动,大胆、疯狂、缜密。特工视死如归,更给知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已经意识到,革命军不仅为军饷而战,还为理想而战。一支有理想的军队,将是不可战胜的,日后必能统一中国。

富明阿明白知府的意思,虽然很不情愿,自己毕竟是新官上任,不能锋芒毕露。属下有苦衷,自己也要照顾属下面子。

于是,他随知府来到隔壁房间。同知已经审问过刺客,此时便直言不讳地说道:

“中丞,刺客供认不讳,但非常顽固。粤匪情报局信奉‘有仇必报’,一旦官府处死他们的特工,必会遭到他们的加倍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