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凡被他那些所谓的家人,尤其是他奶奶,长期灌输一个观念。
那就是家里太穷,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养大不容易,他要听话要懂事要孝顺要帮衬家里。
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管的事儿别管,听安排行事儿才是孟家的好孩子。
孟季凡父母早逝,再加上年纪小,被他奶奶这么灌输,自然下意识地就会听她的话。
小小年纪的他有时候觉得奶奶说的话不对,比如奶奶要他去偷隔壁孤寡老人的吃食,那老人无儿无女,一把年纪了还在地里劳作,就是为了能有口饭吃甭管好活赖活,总之能勉强活下去。
那一碗的吃食是老人家一天的饭,如果孟季凡偷走了,就意味着他要饿上一整天。
孟季凡觉得不能这样,所以试图跟奶奶讲道理,哪儿成想他奶奶二话不说,一个大嘴巴抽到了他脸上。
把他打的鼻青脸肿,嘴角都流血了。
任凭他怎么求饶说好话,他奶奶都跟听不见一样,对着小小的他拳打脚踢。
一顿毒打之后,还不听的话,孟奶奶会把他关进小黑屋,不给他饭吃不给水喝,还会不停地对他指责辱骂。
逼得孟季凡实在没法儿了,只能跑去把那饭食偷来。
这口子一开,之后孟奶奶便像是找到了拿捏孟季凡的法子,她看中了谁家的东西,便会指使孟季凡去偷。
有时候被人家抓住了。
那些人抓着孟季凡去家里要说法,孟奶奶会毫不留情地把过错全推到孟季凡身上,骂他有娘生没娘养,骂他好吃懒做,好的不学天天偷鸡摸狗。
更是义正严词地当着那些人的面,将小小的孟季凡毒打一顿。
孟季凡快被打的半死了,只剩下一口气,那些被偷的人家还能说什么,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孟季凡被活活打死吧
再说,孟家老爷子虽然去了好多年,余威还在,在村里还有好多拥护者,谁也不敢把事儿闹大了。
孟奶奶若是真把孟季凡给打死了,按着她那个性子,一定会去村长那里告状,讹他们的钱。
还会狮子大开口,狠狠地敲上一笔。
他们得罪了孟家跟那些拥护者,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那些人会没完没了地帮着孟家找他们的麻烦。
为了一点儿东西,还真没必要闹到那个地步。
只能自认倒霉。
随口敷衍几句也就翻篇了,不会死揪着不放,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儿。
他们又不傻不呆的,才不会主动去找晦气。
其实,在一个村里住久了,谁是什么样的人,会干什么样的事儿谁不知道。
孟季凡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狗屁不懂的年纪,若是没人指使,能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
孟奶奶自诩家里不缺钱不差他们这点儿东西,话里话外把自己的位置抬的老高,同时恨不得将他们贬进泥土里。
但大伙儿都知道,孟爷爷在世的时候,孟家确实不差钱,毕竟他在村里当村长,为人十分古板,待人更是十分苛刻,偏偏村里好多老人还吃他这一套。
村里人想办点自己的事儿得去争得他的同意,每次去能空手去吗
那定要带着东西一块儿过去。
甚至人可以不到,东西或者钱得到位。
那时候孟家靠着孟爷爷一个人,日子过得可谓是相当好。
村里有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为了一日三餐愁的睡不着觉,孟家顿顿好米细白面,菜每顿也是一荤一素。
每顿饭,孟爷爷还得配二两小酒。
关键孟爷爷那衣服每件都跟新的一样,就连孟奶奶也没穿过补丁衣服,家里大事小活儿全堆到孟季凡母亲身上。
她倒是会保养,还把自己保养的长寿,把儿子儿媳妇都熬死了,她还活的好好的,更是把孟家众人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里。
在村里,也有一帮老爷子生前的拥护者,倒是没人敢惹他们。
不过自从老爷子去世之后,新的村长上任,村里人有事儿要办也是找新村长,送礼送东西也不会送去孟家。
这就导致孟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孟家子女众多,亲戚拉亲戚,好多都被安排到了机关单位里上班,但子女是子女,他们发展好了不代表会给孟奶奶钱,所以孟家的日子过得一般。
不比村里其他人好多少。
孟奶奶过惯了好日子,当然过不了那种难挨的生活。
所以在管家的时候,对家里人很苛刻。
她始终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苦了所有人都不能苦了自己跟她的宝贝幺孙。
家里要事事听她的,有好吃的好喝的也要紧着她跟孟浪。
她跟孟浪也不是会过日子的,她们想要吃好喝好,还不用自己花钱买,可不就得让人去偷么。
在孟奶奶眼里,家里人都有头有脸,谁也不适合抛头露面去干那偷鸡摸狗的事儿。
毕竟被抓住了,丢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脸面,整个孟家也会跟着脸上无光。
孟家是个大家族,他们这一支虽然为大,地位比其他旁支尊贵,在家族里说话也特别管用。
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孟爷爷在世的时候,他不在了,孟家的主事儿人换成了孟奶奶,又没了村长的位置。
孟家不仅在村里的位置变低,在族里也不像以前一样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孟奶奶也在乎脸面,但她只在乎她跟她宝贝幺孙的脸面,
他们的脸是脸,别人的那就是个屁。
尤其是孟季凡,这个从小到大都不被待见的,所谓的长房长孙,更是连个屁都不如。
所以在村里偷鸡摸狗这事儿便落到了孟季凡身上,反正在孟奶奶眼里,孟季凡可不是她的孙子。
若不是孟季凡父母不在了,家里缺个干杂活的人,孟奶奶早就把他给赶出去了。
孟季凡很可怜,从小被这么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教导,能教出什么正经模样来。
成天在家像个陀螺似的干这个干那个,就这样还时不时地挨一顿打。
吃饭穿衣想都别想,更别提上学了,村里最穷的人家,小孩子还上过两年学,认识不少字,孟季凡一天书都没读过。
他出来偷东西,是他想偷的吗
那可真是放屁。
他一个几岁的孩子,若是因为馋嘴,偷点儿好吃的食物,也正常。
村里的孩子从小到大连饭都吃不饱,看到谁家炖个鸡炒个肉菜,那口水跟瀑布一样,若是撞见了根本走不动道。
大家也不是铁石心肠,都在一个村里住着,有时看到了,还会热心地夹给他一块儿。
这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孟季凡会偷大人的衣服,尤其还是女人的衣服。
谁家女人扯了新布,裁了新衣服。
别在村里穿,只要穿一次被村里人看到之后,不出第二天,保准会被偷。
过不了几天,同样的衣服会出现在孟奶奶身上。
当然了为了避嫌,孟奶奶会把衣服改动一下,没事儿人似的穿出来。
若是有人认出来跟自己被偷的衣服差不离,便会遭到孟奶奶一顿辱骂。
他们想辩解,甚至想从那衣服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可衣服都被改了,哪儿还有蛛丝马迹可言。
她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把一腔的苦水硬生生地往肚子咽。
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大伙儿也就学聪明了,要不就在衣服上做好标记,要不就守株待兔,将偷盗之人抓个正着。
不过,即便做好标记,或是将孟季凡抓个正着,他们也拿孟奶奶没办法。
她可以空口白舌的把所有的过错全推到孟季凡翻一个孩子身上。
他们还不能计较。
毕竟人家已经当着面儿把孩子打了个半死了,若是再为了这事儿计较,得罪孟家不说,传出去脸上也没有面子。
他们不能把孟奶奶怎么样,只能加强防范,防着孟季凡。
以前他们还会对孟季凡抱有几分同情,毕竟这孩子从小没了爸妈,他爸妈行事儿也不像孟爷爷跟孟奶奶那样。
算是整个孟家为数不多的实诚人。
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大伙儿对年纪小小的孟季凡还有几分宽容,后来偷盗事件多了,他们看到他便心生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