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封电报(2 / 2)

看到「扶清灭赵」这四个字时,赵新一口水没含住差点喷出去。心说刘墉够可以的,居然提前把后世义和团那套都用上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把民间教门的力量给鼓动起来。

不过他想了想,觉得刘墉未必会这么干,他依靠的应该还是地主缙绅的力量;尤其是随着农会和土改政令的颁布,估计会有八成以上的地主都站到了北海镇的对立面。

关于正在进行的土改,孔绍安告诉

赵新,胶东四县的土地过于贫瘠,符合大粮地标准的土地很少,不光是各州县,甚至一县之地内都会有不同的算法。

目前胶东四县的耕地面积是270万亩多一点。看上去似乎很多,但实际上符合大粮地标准的只有75万亩,其余都是最差的下等地。

他这里所说的「大粮地」,其实就是征税标准亩,是测算单亩收益成本的基本土地单位。

以荣成县为例,耕地多盐碱,所以即便是上等地的收成也不行,两亩地才能折大粮地一亩。就算给某人分了20亩地,可只要是下等地,按照5亩折一亩算,其实也就才四亩。如果只种高粱和小米,两年三季的产量再扣除租子、种子、税赋和其他生活必须,口粮还是不足。再者耕种20亩地所需要的成本和劳动力绝不是一家六口所能担负的。

所以孔绍安的想法是采取另一时空的做法,开展黄豆和花生种植,搞特色种植,同时大力扶植渔业,实行渔农互助,合股分红。军管会只对渔获出售环节征税。

具体做法是由农会牵头成立渔业合作社,信用部可以为其提供购船贷款,当然租也可以。各户农民以劳力入股,4~5个渔民为一组,签订由农会背书的合同,对船只和工具实行共同修理。

出海打渔的时候,采取「各倒包」的方式,谁网里捞的鱼归谁所有,倒在谁的包里就由其出售或加工。到了分红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按海上收入分红,地里的收入归各自所有;另一种是海上一人算一份,地里算三份。

看到这里,赵新忍不住拍案叫好。孔绍安看来是动了不少心思的,把他放到胶东这步棋是走对了!

在电报的最后,孔绍安除了提到中元节开始出现的匿名揭帖,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治安警署最近在胶东四县的市面上发现了不少新出炉的假铜钱,既有锤扁钱也有砂钱。这让赵新顿时心生警觉。

别的事赵新都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具体到经济和货币问题,北海镇的穿越众里比他更懂的还真不多。

所谓的「锤扁钱」,就是把两枚当一文用的京墩小钱用锤子锤击,使之变大,然后在每串制钱里掺上几十文,不仔细检查根本发现不了。至于「砂钱」又称沙板钱,用铜铅配铸而成,但其含铜量比制钱要少很多,且外形更加轻小。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剪边钱」、「铅钱」。剪边钱每剪官钱一文所得的铜材,可铸小钱2~3文,被剪的钱依然可抵大制钱一文流通。而铅钱在南方很多,闽粤一带历来就有造铅钱的技术,巴城种植园过去使用的铅钱就是源自于此。因为铅价只有铜价的五分之一,造假者之后还会用胆矾、姜黄水、麦糠等物铸染成黄色,以防在掺用时被人识破。

北海镇虽然占领了胶东四县,可在货币领域不可能完全和满清隔绝,民间依然流通着大量的铜钱和白银,和北海银元、铜元并行。比如像郭玉和曹贵福那样的,发给他们的薪水虽然是银元,可他还是会换成铜钱用于日常消费。

而且岂止是胶东,济州岛安平港那里也存在大量的铜钱交易。

千万别以为私钱只是不法女干商才会铸造,户部下属的各个宝泉局一样偷偷干。而且宝泉局铜材供应充足,设备精良,工匠技术过硬,这使得官局私铸往往数量巨大。而大量的局私进入流通后迅速败坏钱法,制钱质量低劣,导致民间私钱在掺和行使时更加不易被挑出。

私钱一旦泛滥,对北海镇的统治会带来很大危害。比如时下山东的银钱比价是一两白银兑1500~1600钱,而北海镇银元是五枚换一两白银,也就是说300~320文钱兑一枚北海元。

女干商们伪造北海银元肯定没戏,但他们可以通过私铸铜钱套取套取北海银元,进而再套取白银。一

旦私钱泛滥,无论是北海银元还是银锭的比价都会飙升,物价也会跟着上涨,尤其是粮食。要知道这两年胶东四县不足的粮食可都是从北海镇一船船的运来的,其市场销售价格也是以北海银元为锚定单位。

因为电报上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语焉不详,赵新便让机要参谋给胶东方面和安平港发电报,让两地务必查清发现的假钱数量。

赵新这边忙了个脚朝天,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阿妙喜滋滋的回来了。跟她一起回来的除了多福,还有个黑皮大盒子。

「你看!」

「唔?她怎么还给你了?」

「陈姐姐说了,东西太贵重,她受不起。」

「哦,她还说什么了?」

阿妙闻言先是捂着嘴小声笑,脸也涨的红了起来,最后干脆歪倒在沙发上乐不可支。赵新看的一脸懵圈,便道有什么好笑的说出来让我也听听。

「她以为你要娶她当老婆!担惊受怕了一夜!哈哈哈哈哈~~」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