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迟来的反应(2 / 2)

为了孩子的一个学校名额,或是工作机会,刚强了一辈子的父母去低头求人的情况也常有。

何况十五爷十六爷这是娶亲重叠上爵位——宗亲中最要紧的两件事都加在一块了,他们母子当然紧张,要在圣旨未下前,尽力为自己争取一下。

-

于嬷嬷之前是太后信重的人,现在又在永和宫当定海神针,许多秘密是知道的,比如这蒙古格格其实是给三阿哥选的。

她不免提醒自家娘娘一句“皇上有意给三阿哥指蒙古格格这件事,在指婚圣旨下来前,可不能从娘娘这透露出去。”

语气很凝重“这才是大事。”

不用于嬷嬷说的严肃,姜恒也早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因自顺治爷以后,宫中蒙古嫔妃数量直线下降,朝野内外几乎公认,蒙古嫔妃再不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后。所以若是皇子被指了蒙古嫔妃,就相当于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此时宫外许多人猜测这几位蒙古格格到紫禁城的缘故,但还真没几个人猜测这居然是给三阿哥弘时的正福晋。

别看皇上跟姜恒说的平静,太后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但这个消息一旦明发圣旨,那绝对是一波爆炸性新闻。

皇上的长子,三阿哥弘时,居然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这个消息,绝不能从姜恒这里传出去。

于嬷嬷见信妃娘娘应的郑重,显然知道重要性,也没忍住再补两句“老奴素知娘娘其实是个挺心软的人。密太嫔爱子心切,想去太后娘娘宫中求情,太后娘娘以操持选秀忙不开为由没见。”在太后看来,没什么好说的,等圣旨就是了,她怎么会把儿孙的事儿透露给跟她并不怎么熟的密太嫔,于是索性不见。

“密太嫔无法,又去了熹妃娘娘宫里。”太后明面上是让熹妃负责照看建福宫的蒙古格格,密太嫔病急乱投医,就也去熹妃去走了一趟,想探探口风。

于嬷嬷道“熹妃娘娘向来是,跟她和四阿哥无关的事儿,都绝不会伸手张口的。”

她看着姜恒,带着一点看喜爱晚辈的无奈“这点上老奴却不放心娘娘。若是密太嫔过来,还请娘娘切勿看着密太嫔焦急可怜,就心生不忍,透出什么话来。”

=

说曹操曹操到。

果然密太嫔很快到永和宫拜访来了。

因出身的缘故,哪怕生育了皇子,密太嫔也总是谨小慎微的,多年下来,这种小心就变成了固定的一种气质。

哪怕对着晚一辈的嫔妃,也总带着一种过分和蔼的客气。

与和太妃那种大方的和气周到还不同,密太嫔几乎是把‘我好说话,我不愿得罪人,我会忍让’写在了脸上。

但就是这样胆小只求安稳,自打康熙爷去了除了拜佛几乎不出门的太妃,为了儿子也不顾颜面真切的奔走起来,各处去求人。

她身上衣裳只是半新不旧,但送到永和宫的几匹料子却是极稀罕的。

正像是太后娘娘之前给姜恒的那种罕见的紫色缎料,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衣料,估计是她得宠的年月里,康熙爷私下里赏的。这些衣料的颜色织进了里头,哪怕放了许多年,也并没有陈旧的痕迹。

大约是把能拿出来的好东西,都用来走礼了。

密太嫔神色很憔悴,语气也流露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恳求,似乎连求人都怕得罪人似的,露出一种手足无措的不安。

姜恒看的很不忍,又不能给她透消息,只得将言辞放的极缓,劝了两句保重身子的话。

可姜恒对她语气态度越好,密太嫔看起来越无措而绝望皇上如今最宠爱的信妃,对自己这么个没有家世的普通太嫔,为什么这么客气?想来是办不成自己所求的事儿,又同情自己罢了。

都怪自己出身不够,没法给儿子添一丝助力,以至于他们要被拿来‘和亲’了。

密太嫔几乎是含着泪走了。

搞得姜恒也不知如何是好,坐在那里心里很难受。

“娘娘愿意将来有朝一日,为了公主如此折腰奔走,却还不一定能求下情来吗?”秋雪端茶上来,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姜恒抬头看她。

秋雪退了一步跪道“奴婢冒犯娘娘,罪该万死。可奴婢是真为娘娘和公主着想。”

“若将来四阿哥五阿哥做了皇上,真遇到事儿上,难道娘娘也愿意这样去求熹妃、裕妃娘娘,将公主的安危交给旁人处置吗?”

姜恒放下茶盏,看着秋雪无奈摇头。

果然是鸡妈妈型的秋雪,从未放弃过催她上进。

不过……姜恒看看秋雪,又看看茶盏里头的莓茶,不由问道“我还不确定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秋雪诧异道“娘娘的事儿奴婢都记在心上,怎么会看不出。自打年后,娘娘的口味又有些变了,且还嗜睡,奴婢就已经在留心了。加上娘娘的月事一般都极准,这都晚了七八天了,奴婢当然留心。”

姜恒喝了一口莓茶“宫里这段时间事多,如今刘太医都还诊不出来,就不必露出来。”

秋雪忙应了一声。

姜恒就道“快起来吧。”然后对上秋雪关切的眼神道“你说的事情我已经想过了。”

要是没有敏敏,她孤身一个,就觉得做和太妃也不错。

但有敏敏后,又另说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宗亲也是这般。

就像历史上的乾隆再喜欢自己的十公主,甚至封了固伦和孝公主,又定给了宠臣和珅的儿子,自然是想要保女儿一世荣华富贵的。但和孝公主在乾隆一朝再风光,等到了嘉庆帝登基,该抄和珅的时候照样没有手软,夫家出事,和孝公主的生活自然也一落千丈。

宫中妃嫔总以为有儿女就有依靠。

可这几日见到的和太妃、宣太妃、密太嫔,正是代表了先帝爷宫中三类嫔妃有宠有家室有(过)女儿的,一直困在宫里熬日子的,以及在先帝一朝有儿子(甚至是多个)傍身,如今却要为儿孙求人奔波的。

最终也只有太后,算是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

刚进三月,朝臣们就被连着震了两下。

第一件事是选秀结束了,然而宫里居然一个秀女都没留!

这算什么选秀?十四福晋刚听说时都吃惊极了,甚至与十三福晋说起时脱口而出“这不是全军覆没的选秀吗?”

十三福晋听了又是笑又是制止她“这话去外头可不能说。”

十四福晋连忙摇头“都怪我们家爷,写家书回来总是提起他又打了什么仗,又让什么贼人全军覆没的,害得我满脑子都是这个词,一下子就说出来了。”

妯娌俩关系好,十三福晋想想又笑了“皇上还未指三阿哥的福晋呢,若是出一位皇子福晋,倒也算不得‘全军覆没’。”

两日后,十三福晋就要感慨这话不能乱说。

皇上下旨,将喀尔喀的一位蒙古格格指为三阿哥福晋!

这才是一勺沸水浇到了滚油里,朝野震动。之前皇上自己不留秀女的事儿,比起这来都不够热点。

十三福晋一听这事儿,脑子里就冒出十四福晋的形容词来果然是全军覆没型选秀。

=

宫里,熹妃也被这两道消息惊住了。

哪怕她自诩养气功夫很好,算是泰山崩于前而能沉住气的人,面对这两个重量级的消息,都没法保持镇定。

让所有宫人都往外退后,她不禁踱步起来。

皇上竟然给三阿哥定了蒙古出身的正福晋!这对她和弘历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他们母子再怎么揣测皇上不喜三阿哥,都不如这一道圣旨来的干脆分明,几乎断绝了三阿哥做储君的指望。自此朝臣们的目光,也会从这位长子身上移开,会看到已经渐渐长大的弘历。

要说现在,熹妃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就是求神拜佛,盼着信妃一定不要有儿子。

皇上在这回选秀里,一个人不留,为的是谁,宫内宫外都心知肚明的。

熹妃只求信妃一直没有皇子,那弘历就稳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