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迎亲(2 / 2)

男家给足曹家体面,农村接亲时的一应物品俱全,四个九的红包,还有给曹婆婆和曹婆婆男人堂兄弟妯娌的孝敬礼。

当众验看了男家来的接亲礼,曹家老人们指挥着人将箩筐挑进曹婆婆的睡房,再整理,一部分东西留下,有一部分是要留着压箩筐,不能让男家挑空箩筐回去。

曹家男性长辈们陪同接亲来的人员坐了一阵,摆桌席上菜上酒水,曹家人陪迎亲队伍喝酒。

那不是中午饭,而是女方家款待男方家来的接亲队伍的酒席,是礼节性的席面,并不是正餐,属于客人们的正餐酒席至少要到十一点后。

迎亲队伍还要回去,要开车,不饮酒,曹家人也不劝酒,意思意思一下,点到为止。

款待酒席结束,又坐了一阵,十点半后,男方家来迎亲的喜婆也即是全福婆婆请女方家属给新娘子梳妆打扮,也即是古人说的‘催妆’。

周家请的全福婆婆是张三奶奶,张老三夫妻有儿有女,儿女们也有儿有女,且老人们身体健康,儿孙辈们也个个齐整,张三奶奶福寿齐全,一般张家人要接亲,大部分也请愿意请张三奶奶当喜婆。

曹家请了家族儿女双全,孙辈俱有的老年婆婆当全福婆婆,男家请新娘梳妆,全福婆婆入新娘房,给新娘上妆。

新娘李春秀和两个孩子一直没露面,也早收拾齐整,头发也梳好,只差男家送来的头面没戴。

全福婆婆拿梳子在新娘头上虚虚的梳,一边唱梳头歌,梳了几下头发,再将男家送来的两支银镶宝石簪子给插发髻上,再给抹了口脂,妆成。

新娘妆成,全福婆婆给外头递了信儿。

喜婆张三奶奶得到信儿,再按礼节再次催请新娘出闺,迎亲的青年们早就准备好了,喜婆再催请新娘出阁时外面放鞭炮。

鞭炮连响三次,曹家长辈们起身,在堂前放了席子和两个新被子,女性老太太们进新娘房间,扶起新娘。

迎亲队伍簇拥着新郎到新娘房外等着,当门开,喜婆将大红花一端给新郎,一端递给新娘,她唱当地农村的催嫁歌。

喜婆催新娘出阁,曹婆婆眼泪流了下来,曹家的几个妯娌代唱嫁女歌。

得,不唱还好,那一唱,曹婆婆李女士的眼泪哗哗的流个不停,曹清月曹冰月看到奶奶和妈妈哭,也哭成了泪人。

农村俗语说女子出嫁,不哭不发。

不哭不发,一是指如果新娘出嫁时没哭,代表着去了男家不会顺利,不顺利自然是不发财不发达,二是指新娘出嫁时不哭,新娘家不发嫁,得等新娘哭了才会让新娘出阁。

曹家妯娌唱了嫁女歌,本该出嫁女唱“谢父母”歌感谢父母养育恩,李女士她是外省人,不会唱当地的调子啊。

于是,撑伞姑娘陈晓竹上场,代新娘唱谢父母歌。

那一曲毕,曹家妯娌代曹婆婆唱劝女歌,族人唱“离娘歌”。

再之,曹家男性唱“谢来宾”歌。

谢来宾歌唱到第二遍,迎亲队伍齐齐谢礼,外面鞭炮声连连绵绵,鞭炮响了又歇,歇后又响,连催三次。

鞭炮三次催出阁,曹婆婆和曹家妯娌们拥着新娘走出房间,带着新人到堂前拜别曹家先祖。

新人拜谢了先祖们,曹家人将一张椅子放在香火案前,曹婆婆坐着接受一对新人的敬茶礼。

自己嫁女,曹婆婆心里是欢喜的,可是又忍不住哭,也说不出什么话,只嘱咐夫妻要勤敛勤劳,凡事有商有量,切莫互生闲气。

只说了几句就说不下去,只一个劲儿的抹眼泪。

曹清月曹冰月赶紧劝奶奶。

姐妹俩也穿着复古唐装袄裙,以金红颜色为主,头上扎着双丫髻,曹冰月的小揪揪上还系着两串银铃铛,一晃一晃叮当响,特别可爱。

新人拜别曹婆婆,再向四方一拜,辞别曹家长辈,由喜婆引着朝外走,撑伞姑娘在新娘迈出门槛时将伞举到新娘头顶上方,和喜婆引新人去婚车那边登车。

曹家长辈们簇拥在新人后头,青年们辈们挑着男家来的迎亲箩筐和新娘的嫁妆在后头。

鞭炮声一阵接一阵的响,新郎牵着新娘到花车前,将新娘扶进车,自己再上车。

周天蓝仍然坐副驾驶室,再抱着曹冰月,撑伞姑娘也坐在婚车里,紧挨着新娘,花车去时逢单,回来成双。

迎亲队伍安排曹家送嫁的人坐面包车和电三轮车,曹清月也送嫁,她和曹家几位长辈与喜婆一起坐在面包车里,而曹家比较年轻的一些人坐迎亲队伍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