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国子监。
周易站在国子监门前,心中感慨:
国子监,在洪武年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
明朝开国初期,能够治理地方的官员,并不多,某种程度上讲,也不需要。
洪武前期,地方上的任务,收税征粮,供应大军北伐的任务,是远大于教化百姓的。
在明朝初期,甚至很多地方,是由当地的地主大族,担任一县主官的。
但随着北伐大军的节节胜利,地方上征税任务相对减弱。
能够教化地方百姓,成为了大明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教化、治理人才缺乏这个问题,便显露出来。
没有人才,便培养新的人才。
朱元璋的对策,便是决心开办国子监,来训练大量的新官员,进行地方治理。
洪武朝前期,入仕为官的主要方法并非科举,而是通过国子监的学习考察,派往地方任职。
因此,国子监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学校,更像是官吏的培养所。
总览洪武朝二十多年,国子监的出身的官员,是朝中官员的多数。
国子监出身的官员,上至部堂,下到治河小吏,都有所分布。
国子监的老大是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文官,现在是由宋讷担任。
宋讷之下有两名司业,辅助祭酒,对国子监进行管理,是正六品的文官。
余下便都是品的芝麻官,负责教导诸生。
周易担任的国子监学正,便是最低的一等官,甚至还在助教之下。
周易走到了国子监门前,叩动门环,不一会儿便有人前来,查验了周易手里面,吏部的文书,便把周易引进了一个净室,要周易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自称“宋讷”的白胡子老头。
这个老头虽然胡子雪白,但面目面黑,眼角眉梢,俱是棱角分明。
看上去便是一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老家伙。
“下官周易,见过宋祭酒。”
周易连忙行礼,恭敬道。
“不必客气。
陛下已下旨给我,令你教导诸生,写作文章。”
宋讷说道,话语中毫无温度。
周易有些吃惊,一般人活得越老,便是越慈祥可亲,这宋讷,实属反常。
“还要和诸位前辈多多学习才是。”
周易客气道。
“你说得对,这里的学正、助教,均是穷经皓首,至老不倦。
年轻人,能够学习的地方很多。”
宋讷点了点头。
周易一愣,这老头倒是直率。
站在这老头面前,总有一种学生见校长的感觉。
“这本《古文观止》,可是你写作的?”
宋讷拿出了《古文观止》,问道。
“是家父所作。”
周易老实回答。
“那陛下要你教导的文章,也是观止堂主人所作?”
“正是。”
“你要细心研习这里面的文章,不能以《古文观止》的作者自居。
满招损,谦受益啊!”
宋讷告诫道。
周易听了宋讷的告诫,脑子里面第一时间,便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