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0545【净街候!】(1 / 2)

韩桢缓缓开口,朗声道:“扬州之盟,赵宋对我大齐纳贡称臣,焚誓表,杀三牲,敬告天地。你却罔顾天道,逆反君臣人伦,暗中勾结外夷,联手伐齐,你可知罪?”</p>

“臣知罪。”</p>

赵佶伏地应道。</p>

“倒行逆施,荒淫无道,致使百姓饿莩遍野,流离失所,你可知罪?”</p>

“臣知罪。”</p>

韩桢每问一句,赵佶的眼角就抽一下,他想要反驳,可却没那个胆子,只得伏地认罪。</p>

大殿角落的颜阶,正奋笔疾书,将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p>

今日殿中这番对话,未来将会被载入《宋史》之中。</p>

其实像这种大朝会,有专门的史官记录。</p>

不过作为起居注的史官,同样也要记,因为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如此一来,后世人在编纂史书时,便能进行双重印证。</p>

一旦发现史书与起居注中对某件事的记载截然相反,便会慎重对待。</p>

本朝给前朝修史,乃是惯例。</p>

原时空里的《宋史》极其混乱,芜杂粗糙,错讹与疏略极多,其本纪、志、列传之间,各列传之间往往互相抵牾。</p>

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宋史》成书于元末,时间相当久远。</p>

一般而言,前朝灭亡,本朝建立后,就该立刻着手修史了,元朝拖得太久了。</p>

并且当时已经天下大乱,经历了两都之战,元朝濒临崩溃边缘,民间的红巾军渐渐起势,压根不允许编史之人有太多的时间去编撰史书,此外编纂之人水平也不够,这才导致了《宋史》混乱的原因。</p>

定完了罪,接着便是处置了。</p>

韩桢不会杀赵佶。</p>

这一点,不光赵佶自己知道,朝堂中不少文武百官心里也明白,但具体如何处置,就得看韩桢的心思了。</p>

赵佶依旧保持着伏地的姿势,心头忐忑。</p>

见状,韩桢朗声道:“除赵佶国主封号,授净街候。”</p>

净街候?</p>

此话一出,朝堂一众文武官员纷纷面色怪异。</p>

谢鼎与常玉坤对视一眼,纷纷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古怪之色。</p>

官家赏赐的这个爵位有点损。</p>

净街,有两重含义。</p>

一重是字面意思,打扫清洗街道。</p>

另一重,则暗讽赵佶人憎狗厌。</p>

东京城北曾有一泼皮,诨号净街虎,乃市井恶霸,一旦出现,街上的人就会全部逃跑。</p>

饶是赵佶,听到这个爵号,都不由羞愤的老脸一红。</p>

皇帝赐讽爵位,并非韩桢首创,自古有之。</p>

比如刘邦给大哥的儿子赐封刮羹候,便是讽刺大嫂曾经在他落魄时的作为。</p>

又比如刘秀赐封的不义候。</p>

彭宠随刘秀起兵,但因功劳较少未获封赏,心生不满,决定谋反。</p>

刘秀攻打四年不克,下昭:“杀彭宠者可封侯”。于是彭宠的家奴子密杀彭宠献给刘秀,但刘秀对卖主求荣的人极为鄙视,于是就赐封他为不义侯。</p>

这种事儿,算不得稀奇,他老赵家也干过。</p>

宋初时,打了整整一年,才拿下南唐,恼羞成怒的赵大给李煜赐爵违命侯。</p>

违命侯,对曾经的一国之君来说,以违命为爵名,已经不单单是讽刺,而是实打实的羞辱了。</p>

而今,赵佶被赐封净街候,让一众朝臣心中颇有一种天道好轮回的感慨。</p>

见赵佶迟迟不语,韩桢皱眉道:“怎地,伱不愿接封?”</p>

“臣……”</p>

赵佶强忍着羞愤,咬牙道:“多谢陛下赏赐,臣感激不尽。”</p>

韩桢微微一笑,目光越过赵佶,在蔡京父子等人的身上扫视了一圈,沉声道:“汝等之中藏匿奸贼,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押入大理寺,交由督察院配合审讯。”</p>

闻言,秦桧等人顿时如丧考妣,惊惧交加。</p>

下一刻,老九率领殿前侍卫,将蔡京等一众赵宋大臣押出大殿。</p>

至于赵楷,则被韩桢无视了。</p>

此人名义上是赵宋的皇帝,但其实谁都清楚,他不过是赵佶推到前台的傀儡罢了。</p>

这时,赵佶忽地问道:“敢问陛下,臣……臣的爵位食邑几何?”</p>

一时间,大殿中不少官员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p>

这厮的脸皮……着实有些厚。</p>

赵佶却无所谓,反正都已经接受净街候这个爵位,索性破罐子破摔,问出最关心的问题。</p>

汉时的爵位,是正儿八经的有封地,整个封地的税收,也就是食邑,都归勋爵所有。</p>

因此,封地的位置,食邑的多寡,直接关乎勋爵的收益。</p>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时期,万户侯每年从食邑上得到的税赋约为二十万至三十万钱,若按照西汉的物价计算,相当于后世的四千万至六千万之间。</p>

这还不算朝廷的封赏,以及本职官位的俸禄,若是加在一起,一年下来多的能有五十万钱,相当于后世的一亿。</p>

关键,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p>

现在明白,为何攻城之时,明知先登十死无生,为何还是有无数士兵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了吧?</p>

当然了,宋时的爵位不比汉时,只有品阶,没有封地,虽也有食邑,可实际上就是个名头,相当于固定工资。</p>

就比如刘锜的爵位,是静宁县子,食邑六百户。</p>

按照宋时标准,一户一贯一百钱来算,他这个爵位,一年的固定俸禄也就七百贯出点头。</p>

七百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了,可放在东京城的勋爵身上,那是真不够用,去樊楼喝顿花酒都得掰着手指头算清楚。</p>

赵佶可不管那么多,他现在身无分文,就靠着爵位过活了。</p>

食邑的多寡,关乎他今后的生活质量。</p>

韩桢说道:“没有食邑,届时自会有人与你道明。”</p>

还想要食邑,想屁吃呢?</p>

给朕扫大街去罢!</p>

赵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不好。</p>

待散朝之后,一众官员出了大殿。</p>

赵佶与赵楷父子混在人群之中,显得格格不入。</p>

一众朝臣如同躲避瘟神一样,与他们父子拉开距离,生怕沾上一点关系。</p>

一路出了宣德门,就见一名官员迎面而来。</p>

“净街候留步。”</p>

赵佶顿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道:“有何贵干?”</p>

那官员说道:“陛下旨意,往后这条御街,由净街候负责清扫,月俸一贯三百文。”</p>

扫……扫大街?</p>

赵佶先是一愣,旋即涨红了脸,心头无比愤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