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扩点点头:“倭国久悬海外,不遵王命,不听教化,纵容国内武士劫掠商船,袭扰沿海之地。是以,陛下降下旨意,命我等伐不臣!”</p>
这下子,王启终于明白,上国为何要攻打耽罗了。</p>
显然是很早之前,就决定要攻打倭国,而耽罗不过是顺带而已,毕竟耽罗为倭国、高丽之枢纽,作为跳板再合适不过了。</p>
念及此处,王启面色为难道:“小王如今的情况,二位天使应该清楚,军中未定,贸然调集大军,恐会引发兵变。所以,上国征讨倭国,小王实在是爱莫能助,还望天使体谅。”</p>
马扩与李南嘉一齐前来王宫,主动提及攻打倭国之事,意图很明显。</p>
不过他确实没法出兵相助,拓俊京在边疆经营多年,亲信遍布军中,虽然他前不久玩了一手明升暗降,把一众高级将领调回开京,可中基层将校还在,目前正值敏感时期,一动不如一静。</p>
“渤海王误会了。”</p>
马扩微微一笑,解释道:“讨伐倭国,自有我大齐将士,不需高丽出兵相助。今日前来,是向渤海王借粮。山东距离倭国路途遥远,且海上大风大浪乃是常事,运粮多有不便,因此就近向高丽借粮,届时待战事结束后,会如数奉还。”</p>
闻言,王启也很识趣,当即说道:“马尚书此言差矣,为宗主分忧,乃臣子本分。些许粮草而已,不必还了,权当是小王的一片心意。”</p>
马扩心下满意:“如此,本官多谢渤海王了,稍后会将此事如实上奏陛下。”</p>
王启问道:“不知需多少粮草?”</p>
李南嘉开口道:“两万石足以。”</p>
海军相较陆军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粮草消耗,只有陆军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p>
当然,并非是海军吃的少,而是海军没有战马,也不需要牛等牲畜运粮。</p>
事实上,陆军行军打仗,战马与牛等牲畜一直是耗粮大户。</p>
战马要作战,不可能只吃干草,还需豆饼等精粮喂养,否则别说冲锋了,驮着二百余斤的骑兵跑几步就没力气了。</p>
而战马的胃口极大,一匹战马的饭量顶得上五六名士兵。</p>
外加驮运辎重的牛马,以及随军民夫,一路上人吃马嚼,所耗粮草自然也就多了。</p>
海军则不同,粮食辎重全部由战船运送,运输消耗几乎为零。</p>
其实此次攻打倭国,出动的水师只有万余,预定作战时间三个月,军部计算的粮草是一万石。</p>
但反正粮草由高丽出,这笔竹杠不敲白不敲,于是张嘴要了两万石。</p>
两万石?</p>
王启暗自松了口气,爽快道:“没问题,小王这就命人筹集,十日后送往海港。”</p>
高丽贫瘠,粮食产出并不多,他方才还担心李南嘉会狮子大开口,好在上国天使还算讲究。</p>
两万石,虽然也不算少,可咬咬牙能在短期内凑齐。</p>
用两万石粮食,向上国陛下表忠心,这笔买卖稳赚不赔。</p>
一时间,双方皆大欢喜。</p>
拜别王启,出了王宫后,马扩说道:“国书与宣战书本官已写好,本想亲自出使倭国,奈何伤势还未痊愈,只能由李都帅遣人送去了。”</p>
李南嘉语气自信道:“无妨,左右不过是走个过场,马尚书安心养伤,余下的交给末将便是。”</p>
“好。”</p>
马扩笑着点点头,从袖兜中取出国书与宣战书递过去。</p>
这显然是装都懒得装了。</p>
先递交国书,一旦倭国拒绝,立马甩出宣战书,随后驻扎在耽罗的水师杀过去。</p>
毕竟隔着茫茫大海,即便从耽罗到倭国本州岛,也需十五日时间。</p>
这一来一去,起码一个月没了。</p>
既然定下了闪电战的基调,马扩与李南嘉又怎会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干脆国书与宣战书一起带去倭国,省得麻烦。</p>
接过之后,李南嘉拱手道:“粮草之事,还请马尚书多费心,帮忙盯着些。”</p>
马扩应道:“放心。”</p>
“末将先行告辞。”</p>
说罢,李南嘉率领亲卫出了王城,直奔海港而去。</p>
……</p>
乘船回到耽罗岛时,军营已经建造了大半,海港与船坞也在同步建造。</p>
一路来到军营,李南嘉召来孙志与寅先生,询问了一番岛上近况后,吩咐道:“马尚书伤势尚未痊愈,还需静养,其余使节也带伤,不宜长途跋涉,你与寅先生去一趟倭国,至于具体怎么做,不用我教你罢?”</p>
孙志打趣道:“大当家这说的甚么话,先礼后兵嘛,俺们以前耍过不少次了。”</p>
“你晓得就好。”</p>
说起以前在黑山寨的往事,李南嘉嘴角扬起一抹弧度。</p>
将国书与宣战书递过去后,她叮嘱道:“倭国人久居海外岛国,有小节而无大义,擅于伪装,心胸狭隘,你去了之后谨慎些,以防倭国人狗急跳墙。”</p>
“我省得。”</p>
孙志郑重的点点头。</p>
(本章完)</p>
(/30918/30918220/11379309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