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他们是空降到这里的嘛,几乎就可以说是深入敌人防线了,如果不占领主峰的话,那么他们的下场就只有一个……在他们并不熟悉的丛林里被越军追杀、包围甚至还可能会落得跟一营那几个排的一样的下场成为敌人围点打援的诱饵。
于是刀疤当机立断,马上就更改了作战计划并对火力重新做了布置,大多火力都集中在越军帐蓬区的上方,至于原定的目标也就是驻守主峰的原部队,那就派李佐龙带几个兵去再搞一次偷袭。
当然,这次偷袭是很难再做到无声无息的,毕竟李佐龙手下只有五个兵,也就一个小组。这个小组还要分成两个部份,一个部份对付越军野战部队的两个班,另一个部份对付越军的炮兵侦察组。如果这种情况还能做到无声无息的解决问题的那基本都可以称得上神仙了。
事实上刀疤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能够做到这样,他们的方法是手榴弹、炸药包加冲锋枪。
炮兵观察员的侦察所是水泥工事的,就用炸药包往里塞,“轰”的一声里头不管有什么东西只怕都没法活了。
对于越军原驻军的那几间木房就用手榴弹加冲锋枪,不用炸药包的原因是担心炸药包威力太大,炸开的木头碎片会误伤到附近的自己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越军有多嚣张,竟然在扣林山主峰上都建起木房居住了,当年我们在一线驻守的时候还是住猫耳洞的。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越军占领这扣林山的时间也不短了嘛,从79年到现在都有近3年的时间。这一个月没有战事,两个月没有战事,三个月、四个月之后……越军就以为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更何况前头还有好几个阵地呢,于是就从猫耳洞里出来搭几个木房来住了,虽然这木房也不咋嘀,但总比猫耳洞要好得多,只是没想到这木房现在却成了他们的葬身之处。
几乎在这两处的爆炸声响起的同时,刀疤的带领的主力部队也打响了战斗,第一批甩下去的是一大堆的手榴弹和催泪弹。
催泪弹这玩意当然是武警连训练时得到的灵感,一般来说这玩意是用在对付不法份子的,原因是其不致命却能使敌人暂时失去反抗能力。
这玩意在战场上使用就比较少了,战场对阵时就是怎么狠怎么来的嘛,咱们要的就是致命。不过这东西也并不是说在战场上没用,因为它还有一个普通手榴弹无法做到的优点,那就是伤害的延续性。
普通手榴弹在甩出去后爆炸的那一刻的确会对敌人有威胁,但爆炸之后除了点烟雾之外什么都没有了,而这时战士们往往又因为要端枪扫射所以无法持续的甩手榴弹。
催泪弹就不一样了,它爆炸之后是放出催泪气体,这种气体在越南这种潮湿的环境下很难散去,也就是说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就越鬼子在下方被催泪气体给刺激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时……在这种气体的刺激下不管毅力多强都很难将眼睛睁开,我和我手下的特工连在训练时就试过这玩意的厉害,主要是我们想知道这玩意在战场上是否真能起到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万一有一天我们也遭到这种武器的进攻的话那也不致于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于是有几次我们在训练时就有意引爆几枚催泪弹将自己置于催泪气体中,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眼泪鼻涕是完全不受控制的往下流,眼睛痛得根本无法睁开,稍微吸入一点气体就会导致剧烈的咳嗽。
这样训练了几次后我们就得到了两个结论,一是催泪弹在战场的某些情况下具有实用价值。二是一旦遭到催泪弹的攻击,那就不要试图睁开眼睛观察,而应该凭借本能依靠听力判断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最好是能够暂时逃离催泪气体的覆盖范围进行规避,因为只要离开有毒区域中毒症状就会在5到15分钟内自行消失。
当然,在刀疤面前的这些越鬼子并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他们在遭受到催泪弹的攻击时当即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作一团。
刀疤战后回忆时是这样说的:“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催泪弹,因为对催泪弹的性能和作用不是很了解,许多战士还是更相信手榴弹,所以甩出去的催泪弹并不多,总共投下的只有十几枚。但效果却比想像的要好得多……当然,这与越鬼子扎营的位置是背风处而且在低谷地有关,这本没有错,这样的地方炮弹打不到。但催泪弹往里一投那催泪气体也就很难散开了。于是整场战斗越鬼子几乎就没有什么反抗能力,他们能做的就是在下方乱喊、乱叫、乱开枪,我甚至相信他们死在自己枪下的人比被我们打死的人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