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阔凭鱼跃(2 / 2)

幸好,王腾没有食言而肥,在他的压制下,愤怒的边民们没能打击报复,一行人分道扬镳。

只不过,出了洞口,黄虎便骂骂咧咧个不停,“这帮忘恩负义,胆小怕死的孬种”。

马武也语出不忿:“早知道这帮人心生异志,当时就不应该带上他们,现在倒好,凭白糟践粮食”。

王腾倒是心平气和,“毕竟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想法不同,这也可以理解,走吧,我总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还是快些离开吧”。

众人纷纷称是。

好不容易出了山洞,野外的一草一木在边民眼中都是那么的亲切。

三月,草长莺飞,荒凉了整个冬天的草原上长满了各色的野花。

躲在采凉山的这些时日,正是靠着各种野菜,边民们才不至于饿死。

为了避开鞑子可能的滋扰,王腾选择的是一条偏东的路线。

荒原上人迹罕至,少有人经过。

朝廷修建的驿道早已经年久失修,路边随处可以见到丢弃的杂物。

看模样,半个月前,劫掠的后金骑兵就是从这里离开的。

出洞伊始的兴奋很快便烟消云散,不少边民们开始担心起来。

前路莫测,万一遇到鞑子该怎么办?

队伍没有马匹,前头示警的人手是腿脚最快的刘田,如果他发现不测,他会吹响随身携带的海螺。

当然了,如果遇到鞑子的骑队,即便边民做好了准备,也难以改变最终的结局,不过,王腾井井有序的布置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起码,增添了边民的信心。

行了约莫三十里,刘田发现了一队官军的尸首。

官军破旧的红缨袄上到处都是箭伤,褐色的血早已经浸透了外衣。

鞑子似乎与这队官兵鏖战过,否则的话,尸体上不可能有这么多伤口。

印象中,鞑子可是连破袄都不会放过的,这一次,怎么遇到了意外?

箭枝倒是回收了,明军的武器也被取走了,王腾使人翻捡了一番,除了衣物,鞑子似乎拉下了不少财物。

难道说,鞑子走的很是匆忙?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黄台吉继位以来,八旗多次劫掠,他们所到之所,宛若蝗虫一般。

暂且不管鞑子为何离开,王腾吩咐黄虎让他剥下明军的衣物,放在行囊之中。

张铁匠有些疑惑:“王兄弟,官军如狼似虎,我们带着军袄,只怕会惹祸上身呀”。

王腾听说过,边军为了军功,连杀民冒功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如果自己私藏军袄的事情被官军发现了,定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过,自己一行已经沦落至此了,难道还会更糟吗?

想到这里,王腾说道:“不妨事,入城之前将它们一把火烧掉就是”。

张铁匠不再多言,一路行来,王腾将事情布置的井井有条,从不做无用功,他既然一心留下军衣,定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