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请战!(2 / 2)

谷&ltspa&gt  朱元璋看着沈溍,徐徐道“那照你的说法,倭寇之患是没办法解决的了?”

沈溍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沉默的低下了脑袋。

朱元璋扫视一眼,道“其他人呢?可有办法解了这倭寇之患?”

话音落下,下方又是一片沉默。

众大臣都是眼观鼻鼻观口。

若是有法子,他们早就以折子的形式呈上去了,何必还会留到现在再说?

朱元璋审视着诸位大臣,不怒自威。

大殿中,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且不论对错,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有咱大孙敢想敢说。

朱元璋心中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无奈,徐徐开口道“你们都没有法子,那就听咱说,咱以为,如此匪患,当以大军剿灭之!”

闻言,众大臣都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也太突然了吧。

谁能想到,皇上深夜把他们叫来这里,竟然是要出大军镇压只能算是小范围侵扰的倭寇。

要知道,皇上除了对西北以外,一直都是谨慎用兵。

“皇上请三思!”

刘三吾第一个站了出来,道“为了提防倭寇,沿海布置的兵力已然不少,如今贸然出动大军,恐劳民伤财啊!”

“是啊!”

刘三吾的女婿,户部尚书赵勉也站了出来,道“皇上,山东河南天灾刚过,各地又不时有灾荒,国库紧张,大军一动,那可都是钱粮啊!”

“三思啊,皇上!”

兵部尚书沈溍也是附和道。

“呵——”

朱元璋闻言冷笑了一声,道“说办法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沉默,提问题的时候,倒是一个比一个踊跃啊!”

说着,朱元璋眸子一凝,沉声道“咱不仅要剿灭倭寇,咱还要把倭国给灭了,以绝后患!”

话音落地,殿内更是直接炸开了锅。

皇上这是怎么了?

对待倭国的态度突然来了一个毫无征兆的反转。

记得不久之前,皇上还在皇明祖训中写道,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

怎么突然就要打起倭国来了?

沉默许久的钱唐终于忍不住了,站了出来,梗着脖子道“皇上,恕老臣直言,百姓们的生活已经够苦了,若皇上执意大动干戈,怕是两败俱伤,坏了社稷根基啊!”

“是啊!”

刘三吾再一次站了出来,道“况且倭国乃弹丸小国,就算打下来了,于我大明也无甚好处啊!”

方孝孺也是站了出来,道“陛下,大举兴兵,得不偿失!怀柔远人,方是安邦之道啊!”

事实上,这些文官说的问题,朱元璋早就从他大孙那里得到了答案。

他不敢保证他大孙一定是对的。

但是他想要试一试,特别是这些文官越反对,他就越要试一试,趁自己还健在,他自信有能力给他大孙兜底。

当初太子还健在的时候,朱元璋对太子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太子过于宽厚仁慈,容易受到这些文官的影响,他非常希望太子能够强硬起来,闪耀出王者之气!

随着太子的故去那些已是没有机会了,但他还有他大孙!

这时,大殿中,渐渐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朱元璋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并没有出声阻止。

渐渐的,反对的声音多了起来。

朱元璋听着大臣阐述利害,心中却在微微叹气,大明是否安定得太久了,已经失去了当初那股不可挡的锐气?

“砰!”

朱元璋宽大的手掌突然猛地拍在案台上,让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怀柔远人?”

朱元璋扫了一眼文官,徐徐道“咱问你们,建国之初,咱派使者出使四方诸夷,宣示蒙元已灭,让四方臣服,但,唯独倭国不臣服,乘咱大明未定,倭国率以零服寇掠沿海!”

“洪武二年,咱又给倭国送去一封国书,警告倭国,如有不从,便将直抵其国缚其主,结果如何?咱派去的五位使者当场被杀,扣留咱大明的使者团!”

“洪武三年,咱再次发书让其称臣,并且管理好他们的臣民,不要侵扰我大明沿海,看看他们回了什么?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

“咱还没有怀柔吗?可是你们看看,倭国是怎么对待咱的?”

“你们这些读书人平时自称最有骨气,但是这个时候,你们的骨气都让狗吃了吗?”

朱元璋厉声喝问,让一众文臣终是低下了脑袋。

“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咱大孙说得对,拳头才是硬道理,只有拳头硬了才能讲道理!”

朱元璋说得激动,一时间嘴都瓢了。

大孙?

在场的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都是猛地一怔。

而这时,朱元璋则是直接站了起来,指着场下众文武,呵斥道“咱看你们是安定得太久了,不仅连拼死一战的勇气都丢了!就连对敌人都变得慈悲起来!”

“试想一下,若那些被杀的百姓,被抢走的妇女孩子是你们的家人,你们还会说这样的话吗?”

“沿海的百姓因为倭寇之患遭受什么样的劫难?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千疮百孔?”

“贼,是防不住的,须灭之,方可安宁!”

“咱此次势必灭了倭国,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咱,能保住他们的家园!”

朱元璋的话音落下,奉天殿中,落针可闻。

片刻。

大殿中就响起了一声爆喝。

“皇上圣明!”

只见宋国公冯胜站了出来,拱手道“不瞒皇上,臣早年间就觉得憋屈,早有灭倭国之心,只是奈何没有机会,现有如此良机,臣愿当先锋,誓死一战!”

“皇上,臣耿炳文愿往,剿灭倭寇,踏平倭国,还沿海一个太平!”

“臣,傅友德,请战!”

“臣,李景隆,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