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隔着帘子吩咐,“本王要和朱四郎单独说几句。”
临走时,丘福压低声提醒,“谨言慎行。”
丘福刚走,朱樉再次撩起帘子,笑看着朱棣,见丘福等人都低着头,挤眉弄眼,“朱四郎,见了本王,也不下跪行礼!”
朱棣好笑抬头,低声道:“忘了在村里,你和三哥是怎么挨揍的吗?”
朱樉气的唇角抽抽,瞪了眼,紧接着又笑道:“二哥这次沾了你的光,在刘家村亲自给你们这桩美谈奠基。”
“往后,有人提及你们两个村这桩美谈,都要提及二哥一声。”
……
“话不多说,免得惹人怀疑,叫你过来是告诉你,妙云很好,我和你二嫂回京后去了土桥村。”
“另外,刘家村为你们立碑著述这件事情,你二嫂已经派人快马加鞭给妙云送回去了。”
闻言,朱棣感激看向笑着招手打招呼的观音奴,感谢道:“谢谢二嫂。”
双方又聊了片刻。
也不敢多聊,后面就是朱樉故意大声勉励土桥村,发扬善举之类的场面话。
车队再次开始启程,朱樉对丘福笑道:“丘千户到了北平,停留一两日休整,让本王尽一尽地主之谊。”
“殿下好意,末将等感激不尽,可末将等,奉军令,需按时抵达……”丘福委婉拒绝了。
朱樉笑着结束谈话。
车队再次启程。
后面一辆马车内。
姚广孝害怕被朱棣认出来,偷偷撩起一个缝隙观察着……
瞧着朱棣不悲不喜,不由微微皱眉,‘兄长坐在奢华马车内,养尊处优,享尽尊荣,你却只能站在路边,难道就不嫉妒、不羡慕?如此不悲不喜,到底是装出来的,还是真对功名利禄,无所欲求!’
他不喜欢一个无所欲求的人。
这种人,很难对付。
姚广孝出神想着,某刻,唇角渐渐微扬,小声自语:“现在可不止贫僧需要你入局,就连皇帝,似乎都有这个打算,东风已经开始刮起,只是风势还有点小,且拭目以待……”
当初听闻朱樉的改封圣旨时,他也是十分惊讶。
不过,很快就想通了这其中奥妙。
当时他就十分激动。
……
目视车队渐行渐远。
朱棣收回视线,笑着招呼道:“八叔,准备启程!”
朱能瞥了眼朱棣,压低声音询问:“千户不是打算在北平休整一下吗?怎么突然改主意了?”
“还是少和这些藩王们牵扯上关系,你刚才分析陛下留着燕王王号那番话,我感觉,咱们大明朝的未来,恐怕还有一番折腾呢,所以,和这些王爷们保持距离最合适!”
“咱们是军人,军人就纯粹一点。”
“给朝廷的折子,我已经写好了,准备到了德州驿站,就把折子送出去,上报到大都督府。”
朱能笑着点头:“千户说的不错,咱们确实应该和这些藩王们,保持距离。”
当天,经过德州驿站时,丘福将折子送了出去……
……
皇宫。
御书房外的阴凉处。
朱元璋在御书房简易的吃了午膳后,就在阴凉下,一边踱步消食,一边口头处理着一些,不方便记录在案的事情。
“你是说,想要整顿北方的锦衣卫据点?”
毛骧低眉臊眼站在旁边,听到询问,忙开口:“是,臣察觉,他们这些年,日子过的太好了,以至于,忘记了使命,忘记了他们的好日子,都是朝廷,是皇爷给的,办事效率降低……”
听着毛骧列数的弊端,朱元璋点点头,“警告警告,调整调整,杀几个,杀一杀风气是应该的,但要确保稳定。”
“尤其是北方,不能因为整顿,让朝廷、让朕变成聋子、瞎子……”
毛骧真听着,朱元璋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抬头,就见朱元璋眼神注视着某处。
顺着视线看去。
秦王的侍从,正在太监带领下,往宫外去。
“那个人,是老二身边的侍从吧?”朱元璋皱眉询问。
“是。”
“去,打听一下,送什么消息回宫。”
毛骧领命后去追人,片刻后,气喘吁吁返回,“禀皇爷,是朱四郎等人剿灭马匪,引发的一桩美谈,当地一个村子,给土桥村在祠堂立碑著述,告诫后人,两村世代友好。”
“另外,臣还打听到,侍从还要去土桥村给徐大丫报信,这两封信,据说是秦王妃的主意。”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观音奴不错,是个懂得感恩的,就冲这一点,无论她什么出身,都有资格做咱儿媳。”
“行了,整顿锦衣卫的事情,就按照咱刚才定下的基调去办。”
话罢,朱元璋匆匆往马秀英寝宫走去。
边走边念叨:“送信难道不该直接给咱送来吗?这一点做得不好!”
“还有那个混账,又要小母牛上天,瞧把他能耐得!竟然让一整个村子,主动在祠堂给他们立碑著述。”
……
“娘娘,殿下可真厉害,带着一群村民,就顶住了马匪进攻,为当地除去一大祸害,还让当地村子,给他们立碑著述……”
……
朱元璋一路抵达马秀英宫院。
刚踏入宫院,就听到凉亭传来的笑声。
不由加快了脚步……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