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出塞作战,只要数十万民夫随军行动就可以了。
徐妙云眼中忧虑一闪而逝。
战争气息越来越浓烈了。
低头,催促道“雍鸣、祈婳,时间不早了,快回去休息,祈婳不准玩的太晚,雍鸣也不准看书太晚!”
“阿爹,你哄我睡觉好……”
小祈婳口中的‘吗’字尚未说出,徐妙云‘生气’看去,小丫头声音戛然而止,吐了吐舌头,转身小跑离开。
“阿爹、娘亲。”雍鸣给两人请安后,转身离开。
徐妙云看着两小家伙离开的背影,不由笑了。
朱棣笑笑。
知道妙云把两个小家伙打发走,是想要他早点休息。
今夜之后,接下来,他恐怕不会再有,痛痛快快,踏踏实实休息的机会了。
……
整个金陵人心躁动中。
朱棣倒是一夜好梦。
五更天。
徐妙云一路从寝殿,跟着朱棣来到殿门。
殿门打开。
微寒阴冷的风,扑面而来,朱棣无奈转身,“你要跟着我去上朝吗?外面冷,你做完月子也没几天。”
徐妙云笑笑,“我就在这里看着……”
朱棣无奈摇头,伸手捏了捏徐妙云脸颊,转身大踏步,快步离开。
整个朱府,所有人还在睡梦中。
在徐妙云注视中。
朱棣摸黑,披着星月骑马出府。
整个朱紫巷已经十分热闹了。
各府府门打开。
文武官员,或是乘坐马车,或是骑马,从府门内走出来。
看到朱棣,全都暗暗观察着。
“四郎!”
身后呼喊声传来。
朱棣扭头……
徐达策马赶上来。
朱棣请安后,徐达低声道“做好心理准备,陛下恐怕要给你压担子了。”
“泰山听到什么风声了?”朱棣诧异询问。
他们刚回来。
这段时间,金陵发生了什么,有什么风声,他还真不知。
可泰山既然这样提醒,肯定是听说了什么。
“是有些风声……”
“三哥。”徐达声音刚响起,身后又有声音传来。
翁婿二人扭头,就见蓝玉、沐英、耿炳文三人骑马而来。
“王爷。”
“永昌侯。”
……
打招呼后。
蓝玉笑道“最近太忙了,东旭他们成婚,没能亲自去。”
朱棣笑笑。
东旭三人成婚。
除了汤二叔、叶茂。
以及江宁县令方孝孺外。
就没有金陵官场上的人来了。
不过,蓝玉他们虽然没来,却也派人送了一份丰厚的礼物给三个小家伙。
给足了他面子。
洪武九年,他是怎么也没想过,他和蓝玉的关系会如此。
朱棣笑着抱拳拱手。
沐英看了眼耿炳文,笑问“听蓝春他们回来宣传,苏四叔要给耿瑄和春晓盖房子?”
他和蓝玉带着耿炳文,刻意在早朝的路上,追上老四。
其实就是想帮耿炳文打听打听耿瑄成婚后消息。
耿炳文竖起耳朵。
朱棣眼神余光看了眼耿炳文,笑着点头,“是啊,连建房子的地址都选好了,苏四叔别提多高兴了,直把耿瑄当亲儿子看待……”
苏四叔家只有两个孩子。
一个春妮、一个春晓。
都是女娃。
他和妙云刚去土桥村时,四叔、四婶就各种想办法,想生个男娃。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
哪怕日子好过了。
许是年龄大了,四婶儿倒是又给四叔生了一个。
不过还是女娃。
……
苏春妮嫁到隔壁邻村,因为在村里学了算数,本来就很受婆家重视。
后来邻村也搞乡土村社。
苏春妮的知识发挥了大作用。
听村里乡亲说,苏春妮现在都是邻村乡土村社的幕后带头人。
明面上的带头人,是苏春妮丈夫。
春晓比苏春妮更优秀。
这些年,整个金陵城都家喻户晓。
……
两个闺女也孝顺。
这些年,四叔、四婶儿都看开了。
“突然间,多了耿瑄这么个上门女婿,四叔、四婶儿别提多高兴了。耿瑄成婚当天,高兴,喝醉了,还说了,将来有孩子后,至少要让一个孩子,跟着四叔姓。”
耿炳文唇角抽抽,接着又笑了。
他这个小儿子,打小混账是混账了点,可有个优点,本性不坏!
看得出来。
臭小子在苏家很受重视,没有因为他们做父母的,对他成婚不理不睬而受委屈。
人家苏家夫妇,这么‘抬举’他。
小夫妻两将来有孩子后,其中一个,跟着苏家姓,给苏家延续香火,又有什么不可。
他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朱棣一直在暗暗观察耿炳文。
见耿炳文没有生气,满意点点头。
耿炳文的心事解决了。
蓝玉笑道“王爷,你要做好准备,陛下有意任命你为检校官,我和沐英做你的副手,检校陆陆续续赶到金陵,准备开赴北上的各军,另外,还要督办粮草等等……”
怪不得泰山说,老头子要给我压担子。
若真如蓝玉所说。
这担子可不轻。
他们要检校过目、监督数十万大军,以及粮草辎重。
接下来,有的忙了。
“老四,你那群徒弟,跟着你回来了吧?”沐英笑问。
朱棣点点头。
沐英道“到时候,把这群孩子带上,当初督查百官时,我们虽然不在金陵了,可也听说过他们的事迹,有他们帮助咱们检校、监督,咱们能轻松点。”
老四这群学生,十分善于统计核算。
这恰恰是此番检校,最需要的技能。
当初七八岁时,就能协助老四督查百官。
这些年,恐怕更优秀了不起了。
朱棣笑着点点头。
这样的锻炼机会十分难得。
别人家孩子,想参与还没机会呢。
就是蓝春等人。
虽然有蓝玉这个父亲。
可朝廷恐怕也不敢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让蓝春这些二世祖参与。
……
果如蓝玉透露的。
当天早朝,朱棣被朱元璋任命为北征督办检校。
蓝玉、沐英、朱樉、朱棡分别为副督办。
特批准朱棣在朱府,成立办公点。
期间,负责一应事务的各级官员,直接去朱府向朱棣汇报。
督办前的第一件事。
就是召集参加北征的各级将领,前往陆军第一镇大营,观摩新军。
朱棣知道,老头子这是担心从外面调回来的将领,对他这个督办检校官阳奉阴违。
也让这些人,看看陆军第一镇新军,感受一下新风气。
……
早朝结束。
百官鱼贯而出。
看着朱棣、朱樉、朱棡等皇子们,说说笑笑走在前面。
纷纷低语议论。
“在朱府直接办公,这不就是开府建衙,自设班底嘛!”
“这就是一个独立于朝廷的小朝廷!”
“太子这个北征统帅,陛下尚未任命,朱四郎到先得重任!”
……
“老四,你信不信,后面有人骂你。”朱樉往后看了眼,笑着打趣。
朱棣笑笑。
兄弟们纷纷打趣。
“人不妒忌是庸才!”
“牢骚话越多,恰恰证明他们拿四哥无可奈何!”
……
朱棣笑着瞪了眼,几个嗓门最大的兄弟。
……
当天。
朱棣就在府内,搭建起了督办班子。
随后,便正式投入忙碌中。
别说,督办过程中,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督查匠作监准备情况,才发现,匠作监竟然还在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制作长管身火铳。
而火药和弹丸的准备十分不充足。
朱棣暗暗捏了把冷汗。
此番北征,数十万大军中,他陆军第一镇、太子卫率、京营三支新军,总计就七万多人全部使用火铳。
再加上大明原本军中配属的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