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可是和后朝不一样,那时候商周时期世人的心中只有“天下”的概念而没有“国”的概念,直至西周灭亡东周出现礼乐崩坏,数百封疆裂土的诸侯国才开始相互吞并,君主的称霸欲望急剧膨胀。”
“那时候改革的情况,管仲背后也充满着无尽的辛酸与坎坷。”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动乱,权臣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取而代之,他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仅仅一年后就被他人所杀。”
“古人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齐国最有资格成为君王的便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管仲则是公子纠一派的人。
“他暗中帮助公子纠尽快回国继承王位,并且在半路埋伏截杀公子小白,所幸后者福大命大箭矢被铜制饰品挡住捡回一条命,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公子小白率先到了齐国成为了齐桓公。”
“登基后公子小白做了两件事情,其一便是赏赐鲍叔牙,其二就是要找管仲报仇,但此事却被鲍叔牙阻止了。”
“原因就是管仲乃是天下奇才,齐国新君登基政治不稳,继续这样的人出来主持大局。”
“齐桓公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思考鲍叔牙的建议后便放下个人恩怨,将管仲接回了齐国并拜为丞相,管仲也感恩齐桓公的以德报怨倾其才助其成就霸业。”
“除了新君登基政权不稳外,齐国还面临两大严重的问题。”
“其一,礼乐崩坏后八百诸侯征战不休,北方的狄人、西方的戎人、南方的蛮人伺机入侵中原,齐国作为东方大国深受其害。”
“其二,因早期内部的军事政变,齐国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国库空虚民生凋敝,随时都有被列国入侵吞并的危机,可以说此时的齐国已经到了身死存亡的关头。”
“古人云“不破不立”,危机之中既有危险也有机遇,战乱使得天下列国饱受苦难,同时也摧毁了旧的体系制度,为新制度的诞生撕开了一条口子,管仲改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帷幕的。”
“管仲改革的范围非常之广,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四民”之说的人,若是将其改革进行归纳分类,亦可以归纳为对“士农工商”四民的一次改革,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管仲之前,齐国的执政者管子曾经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
“管仲接过管子的变法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变法才能挽救齐国的困境,管仲分析了齐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发现国家存在许多问题,如政治腐败、军队涣散、经济落后等。”
“因此,管仲的变法就是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变法制度、加强军队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等手段,实现齐国的强盛和稳定。”
“有一句话叫做“仓食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很多人皆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却不知道这一句话是管仲提出了,也是他经济改革上的一个纲领。”
“管仲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藏富于民”,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他针对农业、商业两大领域进行了相应改变。”
“管仲改革之前,齐国的土地大多集中在王孙贵族的手里。”
“管仲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国家的财富,因此应该重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