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良策息干戈(1 / 2)

“而薛仁贵便是如此,晚生了几十年的他,恰好赶上乱世结束,去悠悠的开疆拓土,实现抱负。”

“如是薛仁贵这般的能力,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争霸中显露,必然是这段历史赫赫有名的人物,将会为主公提升一大截能力,虽不能比肩李靖李勣,但二人之后,是往前排的了,进入武庙,更有资格吧。”

“就是晚生了这几十年,乱世优势中比不上尉迟恭。”

“而到了征讨突厥、高句丽等的时候,其实皆为李靖与李勣为帅,统领三军。”

“而同时代类似的将军苏定方与裴行俭战功同样卓著,甚至超越。”

“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武庙是双列的,而入选的每个朝代恰恰都是成双入对的,这是有意为之。”

“这武庙是四圣十哲七十二将,上次讲过的,大部分都是十哲。”

“这七十二将中各朝代时期是八人入选。”

“而隋朝和唐朝这一时期也是八人。”

“除却隋朝的四人,李孝恭,尉迟恭占据两位,剩下了两个位置在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乃至更多的入选者中选,最后位置给了苏定方,裴行俭。”

“薛仁贵有众多出众的事件,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收辽东,良策息干戈。”

“其实都很具有传奇色彩,也正因为这样的传奇色彩,薛仁贵声望很高,但军事功勋其实相较苏定方、裴行俭并没有突出,然而这种多是个人色彩浓厚的典故,使得薛仁贵在军事谋略方面有些欠缺说服力。”

“我们都知道,战场上各为其主,血流成河也不为罪,但一旦投降,意义便完全不同了。”

“在我国古代这么一个具备礼数与崇尚儒家仁义思想的环境下,杀降可是一个重要的污点,更何况动不动坑杀十几万性命。”

“白起坑杀数十万降卒,项羽屠城杀降,皆为后人所诟病。”

“而薛仁贵也在击九姓铁勒的时候,本是三箭定了天山,九姓铁勒受到薛仁贵神威震慑,下马请降,而薛仁贵却坑杀了十几万降卒,这是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坑杀敌军,其实有很多种不得已,白起不就是吗?”

“边塞战争艰苦而不绝,而铁勒部落性格反复,这次你打它了,它投降,你回去,它便又开始筹谋着滋事,所以这个后患不能留,白白给机会。”

“和大多朝代一样的无奈,看守十几万降卒,粮草不济,还需要大量士兵看守,这会使自己的人也不够。”

“其实看守这点可以等朝廷派人,只需多等几日就行,但是战机不可等,铁勒头领叶护败逃,这时候必须有绝对的胜利擒住将领,所以薛仁贵杀降之后马上就追击叶护,并擒住。”

“我们看,虽然杀降太过残酷,但也是基于实际情况,从此铁勒衰败,不再为患。”

“而同样,虽然有原因,但事实却也是事实,污点也就是污点了。”

“其实历史地位不只源于自身实力,还夹着时代中那些不可违的特定因素。”

“上述几个条件单论不足以让薛仁贵远离武庙,但重叠在一起,也着实为薛仁贵的武庙资格关上了大门。”

“其实薛仁贵最让人诟病就是被敌军俘虏这一件事,汉文明对军官要求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被敌人俘虏要宁死不降,但薛仁贵不仅被俘虏,还活着回来了,而且在一个仁政的国家,如此杀敌,还做逃兵的事情肯定不能入武庙了。”

“原因虽然不是因为他,但没办法,领导的责任还是要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