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他关注的还是刚才王小石过杆时所采用的技巧。
虽然由于看台离赛场较远的原因,最后过杆的那一下看得不是太清楚。
但他通过计算王小石双腿未过杆之前的位置判断出。
在那一瞬间,他腰背距离横杆距离极近,如果没有极其出色的过杆技巧是很难顺利完成这次试跳的。
“没错,这是我们跳高队莫凯峰教练设计的一种过杆方式,队内有人称之为‘莫氏过杆’技巧。”
“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最大程度的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
吴庆余小声向朱建华解释道。
“老莫原来是他!”
作为同时代的那一批老同事,朱建华自然对莫凯峰较为熟悉。
八十年代两人也曾共事过,只是后来他退役后曾选择经商离开了跳高界。
直到最近这些年才从举办少年跳高培训班开始重回体坛。
“老莫这些年还真是没有白过啊!反倒是我,蹉跎了岁月。”
“老朱,回来就好,要知道你可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你的经验还在,号召力也还在,以后有关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到时候还要你帮忙出力啊!”
已经打定主意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吴庆余,准备回去后向上级提交一份材料。
内容就是借助民间各类体育培训机构,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让国家的基层体育事业真正兴盛起来,避免再次出现现在这样体育人才不如欧美的现象。
而在赛场上,王小在石跳过222米之后,除了杰森,其他人默然无语。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个高度,现场除了潘杰斯和杰森,其他人根本跳不过。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这次世青赛跳高冠军就在他们三人当中产生。
结合刚才王小石闲庭散步一般的动作,显然对方留有很大余力。
这样一来,潘杰斯和杰森的压力就大了。
“呼!”
潘杰斯深吸了一口气,第二次试跳他要了2米的高度,这是个稳妥的选择。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中国队出了个能和杰森一较高下,甚至可能实力还要超出的选手。
自己再和他们硬拼毫无胜算,还不如将精力集中到争夺第三名上面。
稳固这个基本盘免得连铜牌都被人给抢了。
看到潘杰斯的选择,王小石和杰森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明白,冠亚军的争夺就只剩下他俩了。
几轮过后,现在横杆的高度已经增加到了224米,参与比赛的选手也只剩下王小石和杰森了。
丹尼斯站在场边看着正在争夺冠亚军的两人,好奇的说道:“潘杰斯,你说杰森会输给这个中国人么”
“丹尼斯,这个中国人很强,我感觉最后的冠军很可能是他!”
此前这个高度王小石是一次性跳过,而杰森第一跳失败,现在是第二次试跳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对手,杰森感觉充满了无能为力感。
从知道这个对手实力并不弱于自己开始,他就在精心策划一场胜局。
一开始选择220米就是为了压迫对手,给对方带去紧张情绪。
事实上,第一把试跳这个高度对他来说也是有风险的,一旦不能一次成功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
好在他的策略成功了,这一把下去,原本最大的夺冠障碍潘杰斯自动退出了。
但那个中国选手却比他更狠,第一把就要了222米并且一次试跳成功!
如此一来,压力又都转移到他这里了,不得已,他将高度一下增加到了224米。
这已是他平时最好的成绩,成功率一向是对半开。
“一定要成啊!”
试跳前他祈祷了一番,然而第一次试跳却还是失败了。
接下来王小石也要了这个高度,并且以同样优雅的动作一次性试跳成功。
也就是说,即便杰森这一次试跳成功,也会因为成功率低于对手而只能屈居亚军。
“拼了!”
面对赛前前所未预计到的强大对手,杰森此刻反而放下了包袱。
他走到裁判员面前,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什么这个外国选手在搞什么名堂224米都没有跳过去,为什么现在还可以跳226米”
现场一些华人观众看到杰森竟然放弃了刚才的高度,直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厘米,纷纷感到有些不解。
“这是跳高规则的一部分,因为两人若是同时跳过一个高度,比的就是谁的成功率高就是冠军。”
“刚才杰森试跳224米已经失败过一次,因此他只有挑战更高的高度成功,并且王小石没能成功跳过。”
“这样他才能获得冠军,另外每个人只有三次试跳失败的机会,超过三次就只能离场,所以杰森才会这样赌一把!”
围观的助威团中显然也有真正的体育迷,三言两语就把原因交代得一清二楚。
“原来如此,谢谢小哥的科普!”
“嘘!看他这一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