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一早,尚沐大街上北风呼啸,带着凛冽的寒意。江茗禹离开县衙告别后,带着一支部队开出城防营,却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当他望向大街时,眼前聚集了一大群黑压压的百姓,形成一片人海。他们中的许多人朝着江茗禹挥手,眼睛泛红,眼角闪烁着泪花。他们的表情看上去,好像是在为即将离开的英雄送别,而不是为即将离开的叛逆之徒。
江茗禹原本以为,他的离开会让尚沐城的百姓松了口气,毕竟他们是被朝廷通缉的叛逆分子。然而,他们却以这样一种方式来送别他。江茗禹感到鼻子一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注视着这些曾经与他有过交集的百姓,老少皆有,男女都有,有富有贫。
其中有些人曾在他的窑厂工作过,有些曾在他的作坊学习过。他们因为江茗禹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因为江茗禹而背负着叛逆的名声。
然而,他们没有怨恨他,没有抛弃他,反而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敬仰。
诸葛郁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这样盛情难得,就算是在整个大陆,也是前所未有的。”
老孙叔是一个曾经在江茗禹窑厂工作过的老百姓,他紧紧拉住即将离开的江茗禹的手,语气中透露出心中的担忧和不舍。
“大人,在外头,可要多保重啊。”他的嘴角干涸已久,经过了一番蠕动,才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老孙叔在尚沐城里享有威望和声誉,也是最早支持江茗禹建厂的人之一。
他曾经是一个贫困潦倒、备受欺凌、无法养家糊口的老汉,但在江茗禹的帮助下,他变成了一个富有尊严、受人尊重的人。
他知道江茗禹的离开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江茗禹将面临的危险和困难。
他希望江茗禹能够平安无事,继续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他把江茗禹当作了自己的恩人,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他一遍遍的拍打着江茗禹的手,眼中满满的,都是不舍。
没有江茗禹,哪有尚沐的今天?
江茗禹心中五味陈杂,重重拍着老孙叔的手,沉声道:"多谢相亲父老的知遇之恩,江某告辞了。"
说罢他忍痛翻身上马,眼神决绝地领军离去。
街道两旁,乡亲父老们红着眼眶目送他离去,许久无语。江茗禹也一次次回头凝望,心中不忍舍弃。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鞭笞坐骑。他知道自己必须为了天下苍生南征北战,不能因一地情面而停滞不前。
寒风呼啸,马蹄声渐远。江茗禹在马上回首遥望尚沐城,眼神中满是不舍与坚定。
他相信尚沐会在李狗蛋的守护下安然无恙。而他江某人也必将凯旋归来,再次与故乡百姓相见!
三日后,江茗禹大军进入亚斯莫都司,慕容云海也护送江家人来到了州城。刘西门和张俊豪两家也陆续迁来,将生意经营权移交江茗禹。
而心急如焚的王哲,更是第一时间,将刺史的关防印信,一股脑全交给了江茗禹。
眼见王哲要跑,江茗禹笑吟吟地叫住他:"王兄,且慢,说说这几日局势可好?"
王哲苦笑道:"自唐承安等死后,都司与京城已无联系。听说齐王调兵前往桂、益州镇压陈汤叛乱,打得热火朝天,更多消息就不甚了解了。"
江茗禹了然点头:"王兄辛苦了,都司事务我已交刘张两家,你可安心离去。
有事尚需相商,我定会另约时间。"
王哲连声拜谢,大步离开了居住数年的刺史府。
江茗禹站在刺史府的大门口,目送着王哲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这个王哲,真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留。
他转身回到府内,走进了大厅。厅内已经摆好了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亚斯莫都司郡的各个县城和重要地点。
图克斯洛、诸葛郁、慕容云海等人都已经在场,等待着江茗禹的指示。
江茗禹坐在主位上,环视了一圈,开口道:“诸位,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亚斯莫都司城和尚沐县,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想在藏州立足,就必须拿下整个亚斯莫都司郡。”
“齐王现在正忙于对付桂州和益州的叛军,还没有注意到我们这边的动静。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等他知道了我们的存在,必定会派新任的藏州都督来平乱。”
“从京城到藏州,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必须在这一个月内,将亚斯莫都司郡的五个县城全部攻下,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齐王对抗。”
“诸葛郁,你以为如何?”
诸葛郁站起身来,在地图前指点道:“大人说得极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拿下亚斯莫都司郡内的五个县城。”
“除了尚沐县外,还有景阳、定陶、定陶和腾龙四个县。”
“师傅,打算从何处入手?”
江茗禹简短的想了想,随即笑容满面的道。
“如此,那就先去会会宋雨生那个老朋友吧。”
“擒贼先擒王,事不宜迟,图克斯洛,点两干人马,明日一早,直奔腾龙县。”
接着,诸葛郁又开口道。
诸葛郁则补充道:“师傅,既然我们要夺取腾龙县,那我建议留下小二守城,让慕容大人和张姑娘前去取景阳。”
江茗禹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对,景阳与腾龙县相连,我们先占领景阳,再加上尚沐,就相当于掌握了亚斯莫都司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