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杨嗣昌死了(2 / 2)

忽然,崇祯的手猛地一抖,他不敢相信,于是赶紧仔仔细细地重看一遍。须臾,崇祯的嘴角闪出笑意,满意地将全文看了第三遍,方才惨白、扭曲变形的脸上恢复了血色。“河南巡抚李仙风立即逮京问罪,巡按御史高名衡守城有功,擢升巡抚,副将陈永福升为总兵,其子守备陈德升为游击,祥符知县王燮升为御史,其余立功人员分别查明,叙功升赏。”崇祯亲手提笔批示,“王承恩~照此拟旨吧!”

王承恩接过奏本,又递上另一本奏折,“这是登州总兵宋友亮的奏本~”

“宋友亮总是能给朕带来好消息~他说什么?”崇祯笑问

“他说这次在河南能将李闯杀的全军覆没,仅以身免,全是孙传庭和方孔炤的运筹帷幄,所起恳请陛下将二人官复原职,委以重任。”王承恩说道

崇祯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是一时又说不出什么,毕竟孙传庭以前也做过总督,方孔炤也做光湖广巡抚。杨嗣昌死了,洪承畴又在关外,眼下可堪大用的,似乎数来数去也就这么几个人了。再者说来,以孙传庭和方孔炤的资历,也至于会和宋友亮结成朋党吧?

“好吧!孙传庭复陕西总督之职,方孔炤复湖广总督之职。”崇祯用朱砂笔在宋友亮的奏本上做了批示

“另有蜀王奏本,为邵捷春求情免死。蜀王说邵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虽然于兵事不贤,但是罪不至死。还说锦衣卫逮捕邵捷春的时候,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竞逐散官旗。”王承恩说道:“这几人都是遭杨嗣昌参劾下狱的,如今杨嗣昌已死,群臣肯定舆情纷纷,陛下不如~~”

“不如什么?”崇祯叹了口气,“算了算了~~没有了杨嗣昌,也只有靠这些人为朕平定天下了。准其戴罪立功吧~!”崇祯很无奈地在奏本上做了朱批

话未说完,后角门外有太监高声传呼:“皇后娘娘驾到!”王承恩立刻跳起,率领现在乾清宫正殿背后的全体宫女和太监前去跪迎。

周皇后听乾清宫的太监告她说开封已经解围,特来向皇帝贺喜。坐下以后,崇祯很高兴地将开封的战事经过以及李自成被“射瞎”左眼,又在三十里铺被宋友亮、高谦、陈永福合兵杀得全军覆没,对皇后说了一遍。周后听得十分激动,眼睛闪着泪花说:“皇上,开封获此大捷,看来天心已回,国运要转好了。”

“是啊,列祖列宗保佑,朕正要往奉先殿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你来得好,就陪我一起去吧。”

于是崇祯与周后乘龙、凤辇到奉先殿上了香,叩了头,告慰了祖宗,然后到交泰殿盘桓片刻。在闲谈中崇祯问到长平公主媺娖近日读书有无长进。皇后回答说也有长进,只是几个陪她读书的小都人都不够聪明,也很贪玩。想挑一个肯读书的、聪明伶俐的都人给媺娖,尚未挑选到。

崇祯没有再问公主读书的事,自己回到乾清宫去。将近黄昏时候,司礼监曹化淳进来奏事。崇祯带着很难得的笑容,向他问道:“曹化淳,开封来的捷音,京师士民们都知道了么?” 曹化淳赶快回答:“回陛下,这好消息今儿一早便已经传遍了五城。陛下住在深宫,自然听不到皇城外的鞭炮之声。”

“什么鞭炮之声?”崇祯诧异道

“在京城有许多河南籍的官宦、巨商,也有平民之家。今日一听说汴梁城打败流贼的好消息,都放鞭炮祝贺。听说很多人到正阳门关帝庙还愿,拥挤不堪。”曹化淳又绘声绘色地添油加醋了一番

崇祯笑着点头,但是在心中叹道:“要是洛阳能像开封这样坚守就好了!”

这一天的晚膳,崇祯觉得胃口稍好。皇后差宫女送来几样小菜,使他更觉满意。他要了宫中所酿的陈年长春露酒,色如朝霞,味醇而香,用白玛瑙杯连饮几杯。慈宁宫两位太妃因听说开封告捷,也差宫女送来几样小菜,并劝皇上努力加餐,莫多为国事忧愁。崇祯命管家婆魏清慧去慈宁宫代他叩谢,并启禀太妃们他今晚吃得很好,请两位老娘娘不必挂念。过了一阵,魏宫人回来复命。崇祯仍在饮酒,侧头向她问道:“两位太妃还有什么话说?”

魏宫人跪下回奏:“两位太妃老娘娘听奴婢启禀皇爷今晚饮了长春露酒,越高兴。刘太妃娘娘说:‘皇上平日很少饮酒,今晚饮几杯长春露酒是个吉兆:国运从此逢春了。’”

崇祯笑着说:“惠康昭太妃说得好,再斟一杯。”

晚膳后,崇祯靠在东暖阁的御榻上,想着李自成经此挫折,河南局面可以缓和一时,四川战事虽张献忠攻下了襄阳,但是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危害,看来湖广尚无大险,目前必须抽出手来,挽救关外危局。他明白祖大寿守锦州,事关辽东大局。如今锦州被围日久,粮草极度困难。万一祖大寿献出锦州投降,关外就不堪设想了。想到这里,他从榻上下来,到御案前坐下,猜想关外方面今日会有何奏报。